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堂内,文韦和孟婉儿从世子和孟二爷说的话,猜测出两房的关系有些紧张。

他们再看定国公一直眉头紧锁,两人对视了一眼。

孟婉儿心道:“树大分枝,府大分家,不如借此机会,让长房同二房分开过。”

她在想着,怎么样将两家人分开才好。

古人有讲究:父母在不分家。

有的府还是会分家,多数情况是后娘不贤,或者是嫡庶不和。

像定国公府这样的人家,不可能分家,这让孟婉儿感觉有些头痛。

孟二叔拿着婉儿送的长剑把玩,越玩越喜欢,“我到院子舞几下剑。”

孟鹏也起身,“我同二叔一起去。”

“我也去。”二少爷和三少爷也起身要去。

他们手上的长剑,一看就不是普通之物,都想试试有多厉害。

几人到院子试剑砍树,惊呼声阵阵传来,“真是一把好剑。”

“剑真快。”

……

堂内坐着定国公、文韦和婉儿三人。

下人们站在院子外。

孟婉儿轻声道:“父亲,不如同二房分了。”

“我也在这么想,只是有你祖母在,大家又都在此地,不太好提分家。”

文韦道:“这事好解决。”

他轻声说了一个提议,“过几天,岳父带着大军往扬州方向。”

“不行。”定国公摇头拒绝,“我带大军离开了蜀地,你们几十万大军的粮草怎么办?”

“父亲,这事我们有办法解释,您大可放心。”

“哪来的粮草?”定国公满脸疑惑。

“我们派了人囤粮草马匹……”孟婉儿轻声说了一句,指了一下北边。

“明白了。”

定国公恍然大悟。

贤王一家如今在北边,原来他们在为文韦购粮草。

“好,等你们走后,我们离开这里。”

定国公长出了一口气,他早就不想在此地。

想着女儿和女婿的大业,大军打仗每天要用很多的粮草,他才驻军在这里,看人眼色过日子。

院子外,孟二爷和侄儿、儿子们在玩剑,“小心一点,剑太快。”

“二叔说的是,这剑太过锋利,两位弟弟现在最好不用。”

孟鹏是有意留在外,他知道父亲和郡王要商议事情。

厅内,定国公和文韦商议了接下来的战事安排。

定国公多年征战,他对朝中的将军了如指掌。

对那些人带的军是什么情况也很了解。

他全都告诉给了文韦,“前朝最厉害的三位将军,一位守在京城外,一位在洛阳,一位在济南,他们带的兵也是最能战。”

但是,这些大军的问题很多。

前朝因为皇上奢华,朝中空虚,皇上想出一个办法,让那些军平日做生意种田地交税,战时就做兵。

这样做军饷减一半,朝廷省了银子,军队将士收入增加,只苦了百姓一穷到底。

军队能做生意种田,最富的人自然是将军,官职越大越富有。

定国公看了文韦一眼,叹了口气,“想要改变这些很困难。”

文韦道:“再难也要去做,否则受苦的人永远受苦。”

“嗯,好。”定国公点头,他决定要全力支持女婿。

孟婉儿在一侧听着他们说话,她见父亲和兄长的身体瘦,脸色黑。

她知道,他们是这几年打仗吃不好受了累。

她决定今天晚上进空间,配些人参加入高能量的饮品,将父兄的身体调养好。

这样的事,对她来说实在太简单。

定国公同文韦商议完军中的事务,转头对女儿说了家事,“婉儿,一会的家宴,你二婶的娘家人会来,毕竟这里是杜家人多年来盘踞的地方。”

“嗯。”

定国公蹙了一下眉,他不太好说弟妹和弟妹家的事,想了一下,道:“你在席间多听他们说话,少答话。”

“知道了,父亲。”孟婉儿点头。

之前,她出嫁时,二婶的娘家人前来,她短暂接触过,不是很了解。

孟婉儿印象最深就是,她娘想请舅母的兄嫂将未来的儿媳杨氏送到京城,增养感情。

杜家人当时也提出,送她们的两位女儿入京,住到定国公府。

婉儿当时还在担忧,五位小姐住在一起会不会生出什么事来。

哪知,还没等人送入京城,她和文韦就反了,带人离开了京城。

孟婉儿还没同杜家人正面接触过。

快开宴时,杜家十多口人热热闹闹前来。

他们是杜将军老夫妻,长子杜大郎,长媳卢氏,长孙和长孙女。

杜二郎和二儿媳程氏,二孙子和二孙女。

二女儿小杜氏和二女婿沈有鑫,外孙和外孙女。

他们一进门亮开嗓门说笑:

“我们前来打扰了,哈哈。”

“明天请你们到我们杜府作客,哈哈。”

几位妇人争着同大夫人和二夫人说着话。

一见孟婉儿面,她们上前夸个不停,“婉儿长得越来越好看。”

“杜家小姐更好看。”孟婉儿也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