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雍执剑人 > 第183章 文死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雍占据的这块热土之上,历来都有文死谏、武死战的传统。

无论当家君主姓甚名谁,文官若是敢直言劝谏,不惜以性命为代价换取君王醒悟,那在史官笔下,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事情。

大雍朝,不外如是。

太祖、太宗年间,均有文官因直言劝谏,死于廷杖下。

就连疏于朝政的高宗,亦有文官因他而死。

不过到了乾佑帝这里,文死谏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不是没有文官进言,更不是乾佑帝仁厚。

仅仅是因为,有执剑人存在。

乾佑帝从来不在朝堂之上对文官用刑。

有执剑人在,这种事轮不到他出手。

早年执剑人恶名在外,没有几个官员敢触他们的霉头。

哪怕是不怕死的言官。

同样因为执剑人的存在,乾佑帝一朝的言官,存在感极低。

言官,主要指督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

这群人官职品级不高,最多六品。

然而其地位,却是非常突出。

只要是他们看不顺眼的事,都敢插上一杠子。

他们的任务,就是替皇帝监察百官。

执剑人抢了他们的饭碗之后,他们在乾佑帝这里,主要任务变成了上朝充人数。

然而这条默守了三十年的规矩,在乾佑三十一年六月第一次早朝,被打破了。

近日,督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因为同一件事,上了无数封奏折。

“陛下,卫昭身受皇恩,却不知为陛下解忧。在临安府半年,寸功未立,却将整个临安府搅的鸡犬不宁。如今更是胆大包天,擅杀朝廷二品大员。此等行径,若不严惩,我大雍律法威严何在?”

“还请陛下降旨,革去卫昭临安知府一职,将其缉拿归案。”

乾佑帝看着殿下慷慨陈词之人,颇为陌生。

仔细想了好半天,也没记起来他是谁。

等他说完,乾佑帝问道:“爱卿看着面生,你如今官居何职啊?”

“臣乃吏部给事中,陆巩。”

乾佑帝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吏部给事中,朕记得前些日子刚换过人,难怪看着面生。”

“陛下,请您降旨,革职卫昭,由六扇门将其缉拿回京,交由三司会审。”

“革职卫昭?为何要革职?”

“卫昭在临安府,杀死巡抚余绕梁,此乃大罪!”

“哦?陆爱卿可有证据?”

“陛下,余绕梁妻儿已于前日入京,状告卫昭的诉状,便在顺天府衙。”

“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了起来,顺天府尹像是上了一封奏章。不过,他手中似乎也没有证据。”

卫昭的临安府知府一职,乃是乾佑帝亲自任命。

朝堂之上,大家心知肚明。

至于为何要在此时处置卫昭,群臣心中门清。

乾佑帝,自然也是。

依大雍律例,二品巡抚死于临安知府治下之地。

先不说凶手是不是他,一个治地无方之罪,怎么也跑不了。

弹劾卫昭的奏章,半个月前就摆在御书房里。

只是乾佑帝始终视而不见。

这才有今日吏部给事中陆巩于殿内奏请,然而乾佑帝的表现,却是摆明了不打算处理。

一阵沉默之后,承天殿忽然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群臣人头攒动,不一会儿,殿中央站了两排人。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言官。

“众爱卿这是何意?”

“恳请陛下,革职卫昭!”

“恳请陛下,革职卫昭!”

“恳请陛下,革职卫昭!”

言官们的要求,整齐划一,大有不革职卫昭,今日便不会下朝的气势。

乾佑帝气定神闲,看着面前这群人的表现。

二十多年了,他差点忘了大雍朝廷,还有一群言官。

他们的职责,是替天子监察百官。

监察来监察去,把自己身边能信任之人,监察到一只手便能数过来。

五姓七族的大臣们,倒是越来越多。

革职卫昭?

笑话!

五月的休沐,见了秦国公一面。

他把临安府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自己。

还是大哥目光毒辣。

那卫昭居然有九品修为,也难怪他会如此看重。

执剑人现如今只能在雍京行事,天下十三州,半数以上都掌控在五姓七族手里。

卫昭在临安府,做的很好。

若是他能再进一步,会更好。

杀一个余绕梁算什么?

若是他喜欢,几州巡抚,五姓七族圈养的狗,他挨个砍了都行。

这群混账东西!

言官们喊了半天,不见乾佑帝理会,他们的声音逐渐小了下去。

等殿内再也无人说话时,乾佑帝道:“朕今日累了,散朝吧。”

言闭,也不等群臣说话,他转身离开。

乾佑帝走了。

言官们却是铁了心,今日不处理卫昭,他们绝不可能离开皇城。

午后,用过午膳的乾佑帝得到消息,言官们这会儿,都跪在午门外,要求革职卫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