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命运风水 > 第64章 剑头上有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一楼大厅经过的时候,也看见了东房正在处理。

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干起事来就是效率高。一周不到,东房焕然一新。

文医师看到后,自然佩服又满意,怪不得这易隆平能当大老板做大事,果然做事不同凡响。

文医师暗暗高兴,因为事情办得顺利啊,顺利就意味着他儿子的病情有好转的兆头。

这天易隆平见了文医师,就问:“一楼东房都搞好了,文医师。你看哪天把孩子移下来最好。”

文医师默默一算,说道:“明天,后天,这两天都可以。”

易隆平答应着:“那好,这后天也是文医师休息的一天,那我们就后天移下来。”因为后天就是文医师说的庚日休息。

单说展儿移到一楼的这一天,是上午开始移的,这特殊的事情,少不了三弟来帮忙。

早期的楼房,没有电梯的,一个躺着的病人,上楼下楼都很不方便,至少得几个人抬着下来。

虽然展儿到医院去过几次。每次抬出抬进,倒也有些经验了,但是,终究是一个技巧活。

一切准备工作都到位了,最后就是抬。

下楼时,让展儿的脚在前,头在后。

这个抬人,可有讲究了。

生病的人,从家里往外抬,就是脚在前面,意味着被抬的人能够好起来,脚先走出家门嘛。说白了,抬的是一个大活人。

如果是老人故去了,比如,出葬的时候,从屋里往外抬,就是头部先出门,意味着不再回来了,归天了。

所以,抬着展儿,肯定是脚先出来。

当然有一个担架。家里有一个,特意买了一个在家里,就是为了抬展儿方便。前面抬脚的人,把担架顶在头上,后面的人,用绳子套着担架,用脖子抬着。

就这样配合默契地一步一步往下迈步。

下楼梯只能两个人一前一后抬着下楼。任何人都帮不上忙的。

再怎么艰难,也就这十来分钟的时间。

几个人在担架的后面跟着下楼,全都慢慢的,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踩在楼梯坎上。

终于到了一楼大厅,马上多了两个人帮忙抬着到房间。

进到房里,有心让担架与床的高度平行,由两个人抬担架,另外两个人负责把展儿从担架上平移到床上来。

易隆平和蒋明菊都在现场帮忙。最后平平安安把展儿移到床上了。

大功告成。

移到一楼后,文医师照例下午来了,已经扎了二十多天了,现在又移到一楼,文医师来了,易隆平直接把文医师迎进东房,文医师进来后,看着很是满意,也不多说什么。

早有陈晓慧把准备工作安排得稳稳当当的,文医师进来就开始扎针了。

也不知道是二十几天扎的有效果,还是移下来之后有变化,当文医师把针都扎完后,包括头部,手部,脚部,都扎完了,大家都在房里观察着。

突然,展儿似乎有声音发出来了。

最先听到的是陈晓慧,因为她在床头附近。

为了证实真实性,陈晓慧靠近展儿那扎满针的头部,双眼紧盯着展儿的脸。

“嗯”,“嗯”,两个嗯的声音,陈晓慧听得清清楚楚。正好说大家听,文医师抢先说了:“这就对了嘛,也该有声音了。刚才孩子嗯了两声,是吧。”

房间里的人,都听到了,包括蒋明菊与易隆平。

夫妻二人同时走到床头,陈晓慧退在一边,蒋明菊轻轻唤着:“展儿,展儿,听到了妈妈叫你吗。”

展儿又是“嗯,嗯”两声发出来。算是答应了妈妈。

蒋明菊这才真正相信,儿子有感应了。

易隆平更是控制不住的叫道:“展儿,你可真醒了啊,爸爸盼着这一天,盼得太久了。”

展儿喉咙里又是几声“嗯,嗯,嗯”的答应着。

这才是真正好转的标志啊。

房内蒋明菊与陈晓慧继续照顾着展儿,易隆平和文医师都出来了,在大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今天文医师要等着拔完针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