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里就要提,那些年用着神识光速吞噬书籍摄取知识那些年分析出来的结论了。

老朱这么一家,都有着遗传疾病。

这份疾病会导致体弱,从而衍生出心脑血管疾病,这份疾病便是暴毙或英年早逝的病因。

小八,朱元璋,是最为长寿的七十一岁。

他的死因翻看残存的太医记录档案,可以被归结为,长期疲劳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也就是说,若是小八放轻松一些,他指不定更能活。

小八与马皇后的基因相结合,产出了的朱标与朱棣。

朱标体弱是隐藏于内的病,洪武二十三年得了背痈,因脓疮感染破坏了体内的免疫系统日渐体弱,遂在洪武二十四年只因风寒高热而一病不起,寻遍名医均无好转,洪武二十五年医治无效病逝。

朱棣于三天内得病暴毙,推测是由作战疲劳、抵抗力下降导致高热,而后诱发了心脏病或脑溢血而死亡。

简单来讲,还是心脉弱。

不然,Judy和小八一样,都是能继续活的健康类型。

而同样的似风寒高热、寻遍名医一病不起,以及各种脉象显示,朱标其实就是朱棣的前瞻版本。

只不过朱棣身板子好,马背上打出来的护甲就是比太子爷硬气一些。

朱高炽的过度肥胖首先就是一种病,肥胖必然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他的死法和朱棣一致,所以一定是心脏病或脑溢血。

朱瞻基同样如此,脑溢血不会立刻死亡,只是挺不过一年罢了。

朱祁镇亦然,只不过多了一种脚气病的可能,兴许是从瓦剌那边传过来的也说不准。

自瓦剌留学生以后,明朝的心脑血管疾病索命才算是告一段落。

由此兴许可以证明,朱祁镇的猪脑血脉强悍,也解释了为何大明会一蹶不振。

开玩笑的。

翻了一大圈,张知微觉得‘复活吧!我的朱标!’太麻烦了。

心脉弱,灵力注入得便要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虚不胜补,本就有疾的心脉突然爆裂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然后,费了这么一番功夫,她张知微救活的,就是一位手握大权、说一无二、和她政见不和的太子爷。

日后便是要造这样一位皇上的反。

她图啥呢?

由此便延伸出第二点,政见不和。

朱标是一位仁君,都说他要活着就没有朱高炽的美名了。

那他就更得死了!

能被评判为仁君便意味着重儒,重儒便意味着任用文官。

如今天下刚刚太平,能有资格当文官的都出身富庶江南、或再往南。

偌大个中国是只有南方吗?

如今南方官员自立门户,更是自称‘汉家正统’,将那北方的汉人称之为‘胡汉人’。

更极端一点的,此时的部分南方勋贵风势认为,北方的汉人都是杂种,其所生之地也是夷狄之地,跟他们华夏扯不上半点关系。

与此同时,朱元璋为了加强对边境的管控,他在内蒙开平、东北大宁等地设置了很多的卫所。

可边境苦寒,再加上常年战乱,北方将士基本做不到自给自足的,只能依靠南方供粮供养。

所以在南方人看来,北方就是一个累赘,就是一个趴在他们南方人身上的水蛭。

本就是对立了已经上百年,如今更是要独立、要分裂。

这……在张知微看来简直是疯了!

这哪里只是要开历史倒车?

由商周,及秦皇,至汉武,经唐宗等历代汉人共同缔造起来的华夏大一统汉民族观念尽数付之东流,汉民族这一观念摇摇欲坠。

这是发癫!

这不是她张知微个人的‘臆测’,这是基于有历史凭证后的结论。

为了甩掉这些累赘,南方官员以黄某为首,开始撺掇朱允炆削藩、拆撤卫所,侵吞北方学子的科举份额,加重北方百姓的赋税。

这些律法一应都被颁布了下去。

而后在朱棣意欲迁都北平的时候更是接连反对,在朱高炽登基之后无限度的支持他迁回南京。

好在朱棣独断,好在朱高炽早死,好在朱瞻基没有听话。

不然东亚大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现在的东欧,一个同文同种的罗斯族分成几个族,四分五裂,相互征战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