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唐升官记 > 第246章 初具规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阳的日子,国子监的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分散到云阳县衙和云阳供销的各处。寒云则开始他的云阳建设检查工作。

第一站来到了城东外的贸易批发集市。

李春手拿图纸迎了上来,看上去有点疲惫,脸上却挂满了笑容。

“见过县令。”

本地的人见到寒云还是习惯称呼县令。

“李先生还是要注意休息,工程早一天晚一天不要紧,别把你老的身体累坏了。”

寒云看着李春疲惫的样子有点过意不去,的确是给他的任务压得太多了。

可,寒云也没法,大唐能操盘如此大工程的人,流落在民间的就没几个,大部分都被皇帝收拢到将作监或者工部去了。

“不累,老朽活了大半辈子,能亲手修出这些,乃是老朽的福分。今日老朽带县令看看。”

李春拿着规划图纸,一边走一边介绍:

“集市的外围围墙,地面夯实已经完成。公输恒那边忙着生产房屋的组装配件。庄子的场地不够,他直接把人拉到了这里。”

寒云跟着李春走到一处空地,场地上上百人干得热火朝天。

一旁的空地上全是堆放好的原木。

大唐就这点好,砍伐小一点的原木没人管。

你要是想砍伐那种一围以上可以做大殿立柱的原木,就属于将作监的管理范围,未经将作监批准,大唐任何人都不能砍伐。

“这边将原木做成木板,涂上漆。就等着李县丞那边出红砖了。”

寒云一听,可以啊,李德謇把红砖弄出来了。

寒云提议将集市的房屋模块化生产,弄成砖木结构的房屋,每一间的跨度无需过大,大幅度减少了大原木的使用。

在寒云看来,修出的房屋更像是后来的风俗民宿。既保留了大唐的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的一些便利。

包括房屋的采光、通风、排水都有严密的计算和设计。

“红砖烧制成功了吗?”

寒云记得给了李德謇红砖的烧制手册,让他先小批量试验,成功了再大批量烧制。

“红砖成了,目前正在工业区那边扩建砖窑。别说,县令给出的红砖技术,比青砖产量高太多了。”

“目前的产量能保证云阳建设所需就行,以后也会作为云阳的特产销往各地。”

李春心里清楚,因为红砖的烧制成功,不但房屋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也减少了木材的使用,总体来说,房屋修建起来会更加的牢固和快速。

寒云想起一件事,问道:“周边各县对我们拉工匠来没什么意见吧?”

“老朽倒是没听说有什么意见。这些工匠在各县几乎没什么活做。要不是县令给了这么多的活,这些人都要回家种地去了。”

寒云点了点头,此时的贞观百姓都不怎么富裕,仗也打完了,李世民也穷,并未搞什么大建设,加上铁器的严管,那些木工、打铁、泥工的人根本找不到活做。

寒云又走了一阵,夯实的地面已经划出一道道的白线,有不少的工人在做房屋地基。

已经能看出房屋区域,道路通道布局,都和规划一致。

有李春监工,寒云省了很多事,他更多是解释一些李春不太明白的建设要求。

比如为何要预留马车停放的位置。

为何道路两侧要均匀立上木杆。

为何房屋都是前铺后屋,铺肆上都统一预留了牌匾的位置。

其他经过寒云的解释李春能理解,但是说到道路两侧的木杆是点灯时,李春只能摇了摇头,立杆挂灯那不成了平康坊了吗?

整个集市挂满了红灯笼也不像一回事。

寒云不好给他解释,是给以后太阳能路灯预留的位置,不光是集市,以后云阳县城也会如此。

当然寒云想到的是先把批发贸易集市搞的高大上,才能吸引商家入驻,税收才是源源不断。

走了一圈,集市的工程进展顺利,只要红砖能供应上,年底前开业一点问题没有。

坐着马车,寒云又赶到了工业区。

这里就比集市偏僻许多。远远的,寒云可以看见有黑烟升起,只能发出一声感慨:

“工业和环境当真是两难处。”

能看见最多的便是烧制红砖的砖窑,在场地上也有烧制好的红砖码放整齐。

在这里寒云看见了李德謇和公输恒,一个在研究水泥,一个在研究炼铁和锻钢。

这些专业的知识,说起来寒云还没有两人懂,他只管负责提供适合大唐的技术,剩下的事也就无能为力了。

招呼两人坐到一边,寒云这才问道:“几样急需的东西进展如何?”

李德謇指了指一旁码放整齐的红砖说道:

“红砖供应没问题。水泥根据技术手册上的要求,需要公输恒那边的配合。”

公输恒一听,拍着胸膛说道:“只要石炭和铁矿够,你要多少铁渣都行。”

寒云打开随身的羊皮包,拿出一张矿脉图,摊在地上。

“陛下同意云阳供销开采雍州的矿脉,这张是附近最适合开采的矿山,有石炭和铁矿、石灰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