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草根之官道风流 > 第101章 勇敢面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伟江来到毛敬山的办公室,谈了自己的担忧和想法,其实毛敬山比谁都清楚前几年陈昌平和施道胜干了多少坏事。现在两人都进了大牢,可是还留下不少隐患,想想他俩真是罄竹难书,十恶不赦。

他知道王伟江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王县长,我和你有同感,我也同意你的建议,这事就由你负责督办,而且要尽快实施,调查清楚后心里也有个底。”

“好的,那我回去就抓紧落实。”

王伟江走后,毛敬山点根烟抽了起来,作为县长他内心是有愧意的,当初陈昌平、施道胜和前任县委书记王大兵是一路的,毛敬山看不惯他们那副贪得无厌的样子,所以就不想与他们为伍,结果就是他受到了排挤和孤立,虽身为县长,但在常委会上一点话语权也没有,后来他干脆来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明哲保身,也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

但是,作为一名官员这样做明显是不对的,组织原则要不要坚持,党纪国法要不要遵守,面对陈昌平、施道胜违纪违规违法行为,他没有勇敢地站出来和他们作斗争,而是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现在两人虽然都进了大牢,但是他们留下的隐患还在那,隐患不除,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证,有何颜面面对组织和人民。

毛敬山深知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勇气和魄力。他常常在心中默默反思,为什么自己在面对一些重要的抉择时,总是显得优柔寡断,不敢果断地做出决定。他也曾多次尝试改变自己,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毛敬山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他在一本书中读到了一句话:“勇气不是从你的脑袋里生出,而是从你的脚下涌现。”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毛敬山,他意识到,真正的勇气并非来自于想象或空谈,而是在实际行动中逐渐培养和展现的。于倩到任县委书记以后,毛敬山决心改变自己。他开始主动参与各种困难和挑战,不再逃避责任和困难。每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他告诉自己要冷静思考,果断决策,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地实践和锻炼,毛敬山逐渐变得更加坚定和果敢。他学会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利益毫不犹豫地付出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敬山的勇气和魄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他的领导能力也日益提升,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值得信赖的领导者。而他也明白,只有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他也得到于倩的支持,当然,这与于倩为官之道有关。于倩是个想干事干好事的县委书记,严于律己,公私分明,在她的心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她始终牢记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于倩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爷爷奶奶都住在农村,每到节假日她都会到爷爷奶奶身边小住,她从小就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的艰辛。因此,她立志要为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毕业后,于倩选择了从政,她想亲身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尤其是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所以她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县委书记。在她的领导下,县里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

于倩深知,要想做好工作,必须公私分明。她始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不为亲情、友情所动。在一次扶贫工作中,她的亲戚找到她,希望能得到照顾。于倩耐心地向他解释了扶贫政策,并告诉他,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贫困户。最终,她的亲戚理解了她的做法,并表示支持她的工作。

于倩不仅在工作中公私分明,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她从不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再艰苦的工作和生活她也从不抱怨,她觉得只要能为人民做实事,自己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在于倩的影响下,毛敬山也始终保持着公私分明的原则。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从不谋取私利,积极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廉洁自律的人,不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正是由于于倩的支持和影响,他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他深知,自己的进步离不开于倩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他也将于倩视为自己的榜样,工作中不断向她学习。

王伟江回到办公室就给交通局长冯超去了电话,“冯局长,这几年建的所有桥梁你核查一下,凡是陈宝宝和刘海涛承建的你标注出来,明天上班前报给我。”

“王县长,要得这么急呀,我现在还在事故现场忙呢,能不能缓缓。”

“冯局长,我要你核查他俩建桥你不会不知道为什么吧,雷都在你头上了你不怕吗?西河大桥垮塌你不知道什么原因吗?明天上班前必须报给我,你敢等我不敢等。”王伟江说完气得立马把电话挂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