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1976步步生莲 > 第1615章 洒洒水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错,业余书画大赛少年组三等奖,就是乔明明小同学春天时应学校老师的要求画的,交上去后被送去参加比赛的作品。

别看小丫头功课不咋地,画画的已经很有点架势了。五龙亭飞檐挑起新柳,白塔倒影被游鱼搅碎,两支鸳鸯不野鸭的划开一道水迹,岸边还有孩童手持着风筝线。

留白上行书写着——琼岛新绿破晓色,一池春水醒鸥眠。

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不愧是启功先生教出来的,字比画好。

画的格局构图中规中矩,细处运笔用墨已经明显脱离了业余组的范畴。如果不是天赋异禀,必然有名师指点过。但具体用色和表现,满眼都是童趣。

字就不一样了,笔锋游走,字间牵丝,一气呵成,很难让人相信是出自一个四年级下学期的小姑娘之手。

能得三等奖,是启功先生开过口的。不是给徒弟要奖,是压了名次。

原本评委组是要给个一等奖的,老爷子不同意,说小孩子要压一压,不然容易浮躁。

于是,一等奖就变成了三等奖……

获奖的作品有很多。

书和画是分开评比的,还细分了不同年龄组。每个年龄组的书和画各有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和三名三等奖。最后少年组、青年组和成年组再分别评出特等奖。

小丫头的画能从几十副获奖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出来送到港岛参加展览,主要是占了题材和立意的便宜。

题材是风景,暗合“春天的故事”。不论从哪方面理解,都是好意境、好寓意。

再就是两行诗,写的属实拿得出手……

暖场的业余作品嘛,不值当张宗宪亲自主持。说完开场词,换上了一名佳士得的年轻拍卖师。

拍卖师按照准备好的台本,在不失专业的基础上稍稍“抬”了即将拍卖的画作,着重点出这幅画和画上的字,皆出自一名不满十二岁,在读小五的女孩之手,引得台下来宾一阵真心或稍显做作的诧异。

“各位嘉宾,依家开始竞投,起拍价100港纸……有冇人出价?”

拍卖师话音刚落,下面就有人举牌并报价:“一千块。”

“……”

空气短瞬间死寂了一下。

上岁数和有身份的还能绷得住,天生好奇心重的女人和年轻人,大多压不住诧异,寻找是哪个如此豪气。

可不豪气嘛,每次加价十文的东西,一家伙给抬了十倍?

很快,正主就被大票视线锁定,是石矿大王家的长公子吕耀东。

面对周围的视线,吕耀东矜持浅笑,礼貌的颔首回应。面上淡然,放在膝上的手心汗津津的。

那天他随父亲附庸风雅来看展……

不算附庸风雅,主要是吕志和担心婉拒了十一的邀约,内陆会心生不快。准备在后面的拍卖会上“洒洒水”,消解下可能存在的怨气。

做慈善嘛,也不至于引发港府方面的不满。

虽说是抱着“洒水”的目的,但商人嘛,即便准备凭白扔钱,也下意识追求能有个“响动”。

听闻内陆除了弄来一堆不值钱的烂纸,还有不少副民国时期的名家作品。

那些作品,还是很有升值空间的。

哪怕现在溢价买上几幅,过些年升值了,保不齐能抹平损失。

父子俩特意到展会溜达一圈儿,是提前“踩点”。准备先锁定一两副看着顺眼,也有潜力的字画,方便拍卖会时有的放矢。

吕志和经商属于天赋型选手,本身没怎么上过学,约等于大老粗一个。吕耀东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审美上完全理解不了水墨丹青和毛笔写出的……都读不懂的,看着乱糟糟的文字。

哪怕是那些所谓名家的作品也欣赏不来,不觉得有什么价值。行至偏厅无人处时,随口小声嘲讽了一句。

声音真的很小,却被不远处一“学生仔”模样的年轻人听去了,还冷飕飕的看了他一眼。

父子俩以为是个推崇古文化的艺术青年,压根没放在心上,直接无视了。哪曾想学生仔前脚刚离开,后脚向荣就过来了……

得知那个学生仔就是“大屿王”,父子俩还没完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得知这次展览和后面的拍卖,是“大屿王”名下的投资公司承办的……直接傻眼啦。

这已经不是能不能在内陆廉价石料的冲击下,保住市场份额的事了。那位年轻人真要动怒,是会出大事的!

“大屿王”仨字的真正分量,不在于掌握着一座大岛的开发权。而在于一周之内,走完了掌握一座大岛开发权的全部流程与手续。全程畅通,没有一丝阻碍。

这份能量,想搞他一个小小的建材商,才叫真正的洒洒水。

咋整?

还能咋整,花钱免灾呗。

为了今天这场拍卖会,吕志和准备了两百万。上午让儿子买下那副向荣指点的,“大屿王”亲眷家小朋友的作品。下午吕志和会亲自过来,不管有没有眼缘,把剩下的钱全花出去。

先拿出诚意消解下对方的火气,再寻个有分量“桥”出面,居中调合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