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穿越之我和婆婆一起和离 > 第234章 还能有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女…

这小女娃不是黎娘子的闺女吗?

喊林县令干爷爷,那黎娘子同大人是干亲关系?

匠人们瞬间脑瓜子嗡嗡,他们竟然认为林县令跟黎秋月有什么不可描述的关系,谁承想人两家是干亲。

他们的思想真是太龌龊了,把人想得这么不堪。

真是太丢人了。

匠人们羞愧的低下头猛扒饭。

经过十天左右的忙碌,一百多亩麦子全部收完,脱粒,晒干,装袋。

村民们夏收时各家也忙的不可开交,没时间像往常一样串门儿闲聊。

直到田地的庄稼收完,才稍微清闲一些。

“啥玩意?黎氏种出了两千斤一亩的麦子?你可别胡扯了!”

“桂兰婶子,本以为你就是嘴快,现在咋还会说瞎话了?”

“哈哈哈,可不是,能种出两千斤一亩麦子,你这不是胡扯。”

妇人们不紧不慢的在地头搂草,隔着不远的距离开始闲聊。

听见刘桂兰说的话,纷纷表示不信。

刘桂兰没想到这些个妇人竟没有一个人信她的,瞬间不服气,“哼,你们这些没见识的,我老婆子确实是大嘴巴,爱说家长里短,但这种胡话我啥时候说过?清早我去找穆氏帮我算俺家收了多少粮食,一到那儿我就看见县令大人带着一群官爷在算黎氏家里麦子的总量还有一亩产量,我听的真真切切,还能有假?”

几个妇人仔细端详着刘桂兰的神情,只见她脸上带着愠怒和不满,显然是因为不被信任而恼怒。

几人一时间愣住了,这事儿难道是真的?

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什么麦种能种出如此大量的麦子?简直闻所未闻。

“走,看看去?”其中一个妇人提议。

“走走走,我还真不信能种出这老些粮食!”

妇人们抖了抖搂草耙上的草秆,带上搂草耙就一起朝着黎秋月家跑去。

等她们到那儿的时候,果然看见林县令带着侍卫们把晒干的粮食装进麻袋,顺便挨个儿称重。

地上油纸布上还有好几个堆得跟山一样的麦堆。

刘桂兰哼了一声,语气满是委屈,“你们自己看,看我是不是说假话,叫你们不信我!”

几个妇人心有戚戚对视一眼,旁边码放着上百麻袋的粮食,这地上也有不老少,虽说黎秋月家种了一百多亩地。

按照往常粮食的产量,顶多三四万斤,一麻袋能装一百多斤粮食,那也就是三四百麻袋。

可地上这些堆得和山一样的粮食,显然不止几百袋。

因为这段时间林县令经常来黎秋月家查看麦子的长势,且林梦岚一直住在河西村,大家从一开始对林县令的害怕敬重,慢慢发现林县令没有任何官架子,从来不让他们下跪,渐渐的他们对林县令不再那么害怕。

几人上前询问,“大人,我听说黎氏家麦子产量两千斤一亩,这是真的假的!”

“是啊大人,这听着怪吓人的,不是瞎话吧?”

林县令正用麻绳绑紧麻袋,听见声音抬头,满脸笑意,“没错,是两千多斤亩产量,不过那是晒干之前的,晒干后不到两千斤,差不多一千七百斤左右!”

闻言,几个妇人惊讶得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虽说不到两千斤,可是一千多斤在她们眼里也是天文数字。

她们家的粮食才两百多斤一亩,黎秋月的却一千七百多斤,这是翻了多少倍?

这话可是县令大人亲口说的,不可能有假。

“天老爷,这这这,这竟然是真的,一亩地就一千多斤,那岂不是种个两亩地,就够咱家十几口人吃一年的?麦子价格又高,要是全卖了再换成粗粮,不仅够吃,还能落下不少钱……”

“我滴个神娘嘞,麦子一斤8文钱,一亩地就能赚一两多银子,要是咱家十几亩地全种麦子,一年种两回,那我家一年最少也能赚个二三十两!”

林县令失笑,现在麦子还没有大面积种植,市面上不多,确实可以卖8文一斤高价,若是以后开始推广种植,产量高,粮食多,价格自然就会下来。

黎秋月这些麦子作为麦种,要想推广到大雍朝大江南北起码需要两三年,所以价格暂时下不来。

“不错,这季粮食收完,马上又要开始种下一季粮食了,本来本官是打算将麦种全买下,但月月跟我说河西村必须最先种上高产麦,你们可以告知村里其他人,现在可以来这里领麦种,麦种钱由县衙出了!”

几个妇人瞬间欣喜若狂,本以为买麦种要花钱,毕竟麦子本就不便宜,麦种自然就贵,她们都已经想好了,即使再贵也得忍痛买。

没想到林县令直接出钱帮他们买了。

“大人,您果真是青天大老爷!”

“是啊,大人,难怪都在传您爱民如子!”

几个妇人感动的齐刷刷对着林县令跪地俯首磕头,“多谢县令大人,多谢县令大人!”

林县令赶忙上前,想要把她们扶起来,但考虑到都是妇人,他也不好上手,“快起来快起来,这些都是本官应当做的,不止河西村,灵高县其他村也无需出钱购买粮种,都由县衙出钱,你们不用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