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乱世三国志 > 第142章 黑山贼覆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人,本就多是太原郡的穷苦百姓,若非田产被士族夺去,一家人难以存活,谁又会依附张燕,成为山匪。

临近天黑之时,刘和收到朱灵消息,其已然占据榆次。刘和便领兵也进入了榆次县。而徐晃接到刘和命令之后,便兵临阳邑城下。阳邑留守的老弱,根本没有战心,此时也临近断粮。见城外官军围城,便直接开城投降了官军。徐晃便领兵接管了阳邑县。

而黑山贼若要逃往深山,只能从西北两个方向逃窜。故而刘和,才会命太史慈率领武卒,拦截榆次北面。因为刘和猜测,张燕等诸多黑山首领,多半会从西北方向逃跑。

夜深之时,文丑领轻骑回到榆次。报之刘和,自己并未发现张燕踪迹。而此时,司马懿来见刘和。言说在官署内,发现两封太原本地士族,私通张燕的书信。

此时荀攸与贾诩,也在刘和身前。刘和便接过司马懿手上的书信细看。片刻之后,刘和便将两封书信,递给荀攸贾诩。待二人看完之后,刘和问道:二位军师对于此事,如何看待?

荀攸说道:如今数十万黑山贼覆灭在即,定然也会有大量黑山家眷俘虏。而吾军若接收这些俘虏,则需要大量粮食,养活这些俘虏。此时若问罪这些士族,怕是会生出变乱。

吾军只有二万兵马在太原,若逼得这些士族作乱,怕是大司马在并州,难以脱身。若公孙瓒与公孙度得知消息,定然不会放过此等机会。

刘和听罢,微微点头思索起来。贾诩此时说道:这些士族勾结张燕,作乱并州。若大司马不处置这些士族,只怕大司马一旦离开太原郡,这些所谓的黑山贼,又会卷土重来。

刘和见荀攸与贾诩,各持不同意见。便转身望向司马懿问道:仲达对于此事,以为如何?

司马懿回道:张燕这些黑山贼,能在太行山短短数年,便发展至数十万。原因皆乃百姓无田可耕,全家难以生存。故而只能依附张燕,沦为黑山贼众。而谋夺百姓田产者,皆乃本地士族官吏。

大司马此番,虽尽数剿灭了黑山贼。然若不处置这些士族官吏,想必不出数年,定然又会冒出其它的贼寇。大司马若不想周而复始的在河北用兵,便请快刀斩乱麻,尽数肃清这些祸乱并州之人。

刘和点点头,然后细思起来,并让三人先去歇息。随后,三人便拱手退去。身边的许褚与典韦,则继续待在刘和身边。而典韦也开口对刘和言说。若自己也是这些被夺了田地的百姓,只怕也会加入黑山贼。许褚则呵呵一笑,认同典韦所言。

翌日,太史慈领武卒回到榆次。其也并未抓到张燕等人,只收降了两万余黑山俘虏。临近午时,刘和又收到徐晃的消息。刘和便让徐晃,继续领兵南下,攻取箕城。

同时让朱灵领五千人,去支援徐晃。刘和让许褚,将那些黑山贼青壮俘虏,尽数押解回晋阳。黑山妇孺老弱,便皆留在榆次与阳邑。而文丑依旧领轻骑,往榆次北面追击而去。

眭固此时,已然得知榆次与阳邑,皆被攻破。防守箕城的黑山贼,虽然并未有何损失。然粮食已然不多,不用多久便将粮尽。

故而,眭固便下令撤离箕城,将防守箕城的所有黑山贼众,全部遣散。只带了数千跟随自己的手下,往东逃跑。

而高顺派出的斥候,已然撞上公孙瓒的骑兵。便立即返回浮阳报之高顺。公孙瓒率领的骑兵,此时距离浮阳只有五十里。沿途所过的村落,皆被公孙瓒麾下骑兵抢掠一空。这些百姓,皆举家往附近的河间国躲避。

而北边的乌桓兵马,此时已然驻扎在高柳县附近。而于夫罗也领兵至平城。留守雁门的边军,依旧驻守在马邑,不敢轻举妄动。

步度根派出的哨骑,也将情况报回。而这些消息,实在让步度根有些意外。为何阻截自己的,并非乃是汉军,而是乌桓与南匈奴的兵马。

而上谷的消息,也传至步度根耳中,得知上谷郡,已然驻守了数千汉军。一时间,步度根陷入了犹豫。原本打算,趁着公孙瓒谋夺幽州之时,抢掠幽州各县一番。

然未曾想到,自己才刚领军南下,便有三路兵马阻截自己。不知先前公孙瓒使者所言,是否乃是诓骗自己之言。若自己领兵冒进,恐怕会陷入三面合围的境地。想到这里,步度根不由得暗骂公孙瓒起来。

而当公孙瓒逼近浮阳之时,便得知了浮阳,有一支兵马驻守。而高顺自然也知晓,公孙瓒的骑兵就在附近。半日之后,公孙瓒兵临浮阳城下。见城楼之上,立着一杆高字大纛。公孙瓒便派手下至城下,询问一二。

片刻之后,手下回报公孙瓒。言说驻守浮阳的军士,乃是刘和麾下大将高顺。公孙瓒听罢,也迟疑起来。如今连浮阳县,都有冀州军守备。那南皮想来也有重兵防备。

公孙瓒此番南下,所领的皆是骑兵。若冀州军与自己在城外交战,那公孙瓒定然信心十足。然若攻城,定然会死伤颇多。想到这里,让公孙瓒有些进退两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