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 > 第44章 现代生产线混凝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华站在两人身旁,依托科技源石的力量的传送,将水泥的相关知识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他们的脑海中,详尽解释了水泥的本质及其广泛应用。

“殿下,如果用这种水泥来筑建城墙、铺设道路,岂不是能让它们变得坚不可摧?”毛建地惊叹道。

陈华笑着摇摇头,进一步阐明:“水泥虽坚硬耐用,但若论真正的牢不可破,还需提及混凝土。它是以水泥为基础的复合材料,其构造而成的建筑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刀枪不入。”随后,陈华又耐心地向毛建地介绍了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少府监中的副手毛建地此刻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震撼,他感慨万分地回应:“殿下,若陈国所有城墙皆采用混凝土筑造,恐怕即便是蛮族也无法撼动这固若金汤的屏障……”

陈华听罢,微笑着打断了他的遐想:“毛建地,你的设想固然宏大,然而现实是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尚有限,混凝土与水泥虽是革新性的建筑材料,但首要任务还是要确保能满足自身所需。短期内,大规模运用还有一定难度。”

短暂的热情高涨过后,毛建地的神情略显沮丧,他坦诚道:“殿下,您近期教导我的技术确实先进,但少府监现有的匠人实在捉襟见肘。即便只是应付目前的工作量,我们也已疲于奔命,至于开展水泥的煅烧生产,恐怕更是分身乏术。”

这段日子,尽管少府监不断扩招,匠人总数勉强增至八十人,可面对日益繁重的任务,依旧显得力不从心。毛建地面露无奈,“这个问题我会想办法逐步解决,我们先尽力而为,有多少能力就生产多少产品。”

面对这样的困境,毛建地只得沉重地点点头。此次陈华亲临少府监,一方面是对石灰石及石墨在炼铁工艺中应用的实际成效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借此机会让毛建地对水泥有初步了解,以便为未来的生产做好准备。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封地的道路交通体系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鉴于当下时代百姓聚集城市居住的生活特点,修缮道路无需像现代社会那样追求几百里的长途连线,而是着重于城乡间的连通和大坊间的通行便利。

炼钢技术在炼钢炉中的应用已日趋完善,尤为关键的是,现今石墨矿与石灰石矿这两种重要资源完全掌控在陈华手中,这意味着他在炼钢工艺上占据了近乎垄断的地位。然而,纵使技术领先,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始终是他的一大软肋。当前的少府监规模较小,还处在起步阶段,难称大展宏图。

对此现状,陈华意识到必须加大对石凯豪的合作力度,每年陈国都有不少百姓不幸落入蛮族之手,这些人随后成为两国之间交易的牺牲品,甚至催生了一批活跃于陈国与蛮族边境地带从事非法奴隶买卖的走私商人。

在选用劳动力方面,陈华优先考虑的是同为陈国人的奴隶,毕竟他们更能适应本地环境和文化,而对于域外的奴隶,由于语言交流障碍较大,通常只能分配去做一些体力劳动强度高但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

在少府监停留一段时间,亲自指导了匠人在炼钢过程中的几个具体技术环节后,陈华和侯大管家离开了现场,一同返回晋王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