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 > 第119章 人才申洪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侯长史神情严肃起来,打断了他的犹豫:"若是寻常小事,我自然无需托付于你。此乃我交付给你的政务重任,务必全力以赴!"

侯长史语气坚定,申洪涛见状只能点头答应。

话题转向京州学院招生一事,两人一致认为六州学子竞相报考政史科的现象在预料之中。侯长史发表看法,言语中透露出的传统观念与多数书生并无二致:"只是遗憾,读书不就是为了科举及第,将来荣登高位,享受飞黄腾达的人生吗?"

申洪涛没有立即回应,自从他来到京州后,细致研究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深入剖析了晋王近日推行的各种奇特政令,最后得出一个让他自己也颇感惊讶的结论:这位晋王并不认同传统的“读书只为做官”的观念。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四民中,士人地位最高,一旦科举及第,便可位居人上。更令人惊奇的是,晋王似乎对儒家学说持有轻视态度,其幕僚中竟然没有一位知名的儒家学者。

这片古老的土地,曾是孔圣人的故乡——齐鲁之地,其中曲阜孔家更是世代享有崇高的地位,备受读书人的敬仰膜拜。然而,在当前六州官场大规模空缺职位之际,晋王却并未优先考虑征召曲阜孔家子弟入仕,而是另辟蹊径,自行创办教育机构选拔官吏,展现出了独特的执政风格。

申洪涛淡然一笑,点评道:“这位晋王的行事方式确实与众不同,若他和其他人一样墨守成规,那他就不再是今日的晋王,六州之地也可能至今仍被门阀把控。”

侯长史愣了片刻,继而苦笑回应。他承认申洪涛的观点正确,若晋王遵循旧制,京州不可能有如今这般革新变化。时势造英雄,也许这位晋王虽行事独特,却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天才人物。

此刻,在医馆内与李医生研讨医术的陈华突感凉意袭来,打了个喷嚏。李医生幽默地打趣道:“殿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谈论您了呀?”

陈华回应道:“没准还真是侯长史,他那张嘴犀利得很,每次见到他我都想找个借口避开呢。”

李医生虽然年近古稀,却独具慧眼,他评论道:“侯长史性格是急躁些,但在城中的百姓心中口碑倒是不错。对了,最近京州府衙新来的那位刘勇,也是个相当不错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