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地涌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你们感兴趣我就给你们说说。大家围绕过来都想听听村长怎么说。地涌种类有很多,一般多是地震引发的。地涌形成的灾害种类也不同,可以形成沙涌,水涌,泥石流,和地面下沉。

地涌的直观现象就是,地底物质受到大地板块运动挤压而涌上地面。往大了说涌出来的物质,能挤出来一座山,往小了说就是形成沙涌。

沙涌是地下的含水泥沙,受到大地板块挤压后,会顺着地表裂缝上涌。形成自然灾害!就好比我们用手捏一团泥巴,泥巴会从指缝中流出一样。沙涌严重时,地底喷涌上来的泥浆,会形成3 4米高度的泥流冲毁村庄。之后地面会形成空洞,等待灾害结束后,空洞上面的房屋和道路随时可能塌陷。有时整个河床几米的淤泥也会整体被挤压上岸冲毁村庄!

水俑就是地下水脉中的水被挤压出地面,轻微的就是地面一直涌水,如同一个个泉眼,不断的向地表喷射。

地震严重时就会把地下水脉震断,改变地下水流淌路径,被截断的地下水就会上涌到地表,通过地面的裂缝喷出然后汇聚形成洪水。没有河道宣泄的洪水,在地面上从由高到低流淌,冲毁沿途的一切。这水涌上来的洪水也可大可小,小的会冲毁村庄。而如果水涌量特别大的话,下游城市和村庄也会受到影响。具体情况就得看地下水的储量有多大了。

泥石流就是水涌发生的一种灾害之一。我们这里地势高,大家不用担心,就算这里发生水涌,水也是往小王村那边流,我们这里是起源地不会有大事。

所有人都听好了,一会无论是发洪水还是泥石流,大家都不要惊慌更不能乱跑。就是水漫过了大腿,大家也不能动。我们这里地势高,水涌一般的高度在2米左右,而沙涌最多也就是5米高,都威胁不了我们的安全。大家不要怕,我们哪也不去就在这里站着。

王家村背靠大山,下游方向是小王村,李家村和大王村。李家村是国家的自然村,而大王村和小王村,是明代时期那个王姓大官,分家出去的两个儿子和家丁自行组建的。

全村上下和王家村一样,除了少部分外姓也皆是王姓。大王村小王村和王家村三个村子算是有血缘关系的。而且这三个村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族和族长,每代王家族长,都是从主家的王家村选出来的,长期定居在王家村中。

村长正在安抚着众人,给大家讲解着地震可能引发的灾害和次生灾害。就见王家村后山处水流越来越多,慢慢的逐渐形成了一股1米高的洪水,顺着山路一路沿着村子流淌而下。洪水夹带着泥沙碎石和树木,越聚越多到了村口时已经形成了2米多高的泥石流。向着下游而去!

看着洪水裹挟着泥浆树木,从村口300多米外的低洼处改道向着小王村流去。有村民们惊慌到,我女儿还在小王村,我娘家也在小王村,我还有亲戚在小王村,又有村民惊慌道。村长怎么办啊?王会计道,大家不要惊慌,村长看着地涌上来的洪水没有向着村民方向过来,赶忙道,你们都别急。

小王村建村也有几百年了,也有自己的避险地。我们县水大,小王村那片地也是高地。选择的位置可是前人经过几百年验证的结果,他们不会有事的,大家放心吧。

突然村长的电话响起来了,音乐是老套的军歌。王德群马上拿起电话,喂,喂喂,喂,喂喂,手机的信号不太好,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说话,但是又听不清。王德群喂喂了半天终于是听清了内容。电话是大学生陈晓亮打过来的。

喂,喂,我是王德群啊!陈晓亮你们现在走到哪里了,村里现在正地震呢,你们几个人都怎么样,还安全么?找到县领导没有?

村长,我是陈晓亮,我们已经把情况汇报给镇政府了。现在正在去往县政府的路上。我这一路看到了不少村庄都地震了,房子全倒了,刚才在镇里还有好几栋楼塌了。

镇里全乱套了,大家忙的也是焦头烂额,镇领导们正在组织人员躲避地震。对于我们村受到地质灾害的情况已经了解,关于我们村汇报的房屋倒塌,村民缺衣服少吃的情况镇政府说会高度重视。让我们耐心等待,镇政府不会不管的!

不过现在全镇各村都受了灾,我觉得镇里恐怕是顾及不上我们了。刚才汇报,看镇领导的意思,是让我们村自己积极组织自救,领导多次跟我们强调,镇里现在居民人员伤亡较大,比我们村里局势更恶劣。让我们耐心等待救援!

恐怕这一时半会的救援是过不来了,刚才周部长还私下告诉我说,镇里目前情况紧急,救援的是人来不了,物资更来不了。

萧书记刚才明确表示镇里人员更多,受灾更严重,物资更短缺,外边进来的救援物资,得先分配给镇里然后才能是各村。如果我们村需要人员救援可以先过来,不过物资现在是没有,以后有了也得先分配给镇里。目前就是镇里给的答复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