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刑侦总队,我专攻奇案! > 第32章 绘制昆虫路线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队,你该不会还指望它吸过血,提取DNA吧?”

王勇一见苏锐的表情,不由有些诧异:

“而且,就算它吸过血,这么多天,恐怕它早就消化了。”

“消化不了!”

苏锐由于拥有昆虫鉴定技术,所以出于对昆虫的了解,解释:

“昆虫的胃,也就是所谓的嗉囊,是储存器官而不是消化器官,这里面是可以提取到DNA的。”

“原来虫子还有这样的妙用!”

王勇连连感叹。

对于昆虫物证学,三中队的刑警们,大多只是在课堂上了解过,

但现勘过程中,主要就是用来参考一下死亡时间,

所以很少有人像苏锐这样,对昆虫了如指掌。

“要是真能提取到DNA,说不定,我们能用大数据锁定犯罪嫌疑人。”

先前配合经侦打击过套路贷的周岩,此刻依据经验分析:

“挟持欧阳老爷子的那伙人,从监控上看,分工明确,神色淡定。

一看就是惯犯了,而这种团伙,往往里面的人,大多都是有前科,

要是这只蚊子吸过车里人的血,那我们做DNA筛查时,指不定就能从数据库里找到团伙当中的某个人。”

“没错,这类团伙成员,大多都是刑满释放人员,本身就有前科,

所以才敢破罐子破摔,做起事来肆无忌惮。

要是底子干净的,最多打打电话搞催收,根本没胆量入室杀狗,还把人弄走。”

现场有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也是就着话头补充。

“都什么年代了,还靠好勇斗狠?”

周岩一阵摇头感叹:

“他们可能做梦也没想到,苏队对虫子如此了解,

仅仅凭借他们车上的虫子,就能挖掘出线索。”

“他们要是懂什么叫昆虫物证学,那他们就不会只懂使用暴力了。

不过,话说回来。

苏队给我们露这一手,真是让我见识到了昆虫物证学的妙用。

想当初,这玩意还是巴黎各大医学院,因为解剖课上尸体不够用,有人趁机挖尸卖给医学院时,才被人误打误撞发现的呢!

结果这门从法国诞生的学科,今天倒是帮了我们大忙!”

王勇回忆起课堂上学过的理论,不禁有感而发。

然而,谁料他的话音刚落。

只见苏锐冲他摇了摇头:

“你说错了!

要论玩虫子,我们比法国早!

早在北宋年间,宋慈撰写的《洗冤集录》里,就多次提到过昆虫的运用。”

一听这话,

众警顿感提气,在撤离现场时,

他们更加小心的将物证箱搬上车,

甚至临走时,都特意让手持活体蚊子的苏锐,坐到后排去。

免得空瓶中的蚊子,受到前排冷气或者引擎热气的影响。

当然,这也是活体昆虫,在运输时应该享受的待遇。

对此,苏锐则是笑着拍了拍矿泉水瓶子,嘴里念叨:

“小家伙,希望你真的吸过血啊!别让我白忙活!”

“放心吧!苏队,只要它不是雄蚊子,那就肯定吸过血,

就和那伙惯犯一样,赚过了快钱,干什么都不得劲儿,肯定会继续犯罪。”

周岩结合生活经历和从警经历,感触颇深的谈道。

苏锐对此十分赞同:

“这种套路贷团伙,就像癌细胞,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如果不加以遏制,任由他们扩散的话,早晚会造成社会治安恶化!”

说到这里,

苏锐心中更是一阵感叹,想不到自己起初只是帮老师查看一下情况,结果查到最后,竟然发现一条专门坑害老年人的毒虫!

……

回到刑侦三中队,

苏锐深怕矿泉水瓶子里空气稀薄,一会儿蚊子死了,

他忙叫人连瓶带虫的送到主检法医宋知新那里,让他尽快提取DNA。

而苏锐自己则是一头钻进副队长办公室,清理干净办公桌后,

开始对昆虫进行分类梳理。

与此同时,

昆虫活体被送到法医科后,

法医老宋一听是苏锐叫人送来的,他当即开始着手检验。

毕竟,上次苏锐靠伤口规律破案,可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对昆虫嗉囊里的DNA提取,

其实可以大致分几种,

一是SDS-PK消化法,这种提取方式比较传统,但很经典,很多新的提取方式,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的。

第二是CTAB提取法,主打一个简单便捷,所以目前应用很广泛。

还有一种则在国外比较流行,用试剂盒。

但法医老宋是老法医,他在检验习惯上,还是更加偏爱传统的消化法提取。

只见他先观察了一下送检的活体昆虫,

他先前听送虫子的刑警说过,这蚊子都在车里饿上好几天了,

那按照程序,原本要先饿上一天,避免DNA外源被干扰的。

现在看来,就可以免了。

宋知新换上白大褂,走入检验室,先将50μL裂解液在冰箱里冻上三分钟后,拿出来,用牙签捣碎,又再添加蛋白酶K等试剂进行震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