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立夏花儿娇 > 第40章 长春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午,陈钧立不想给夏家母女添麻烦,夏氏感念他的屡次出手相助,非要留他吃饭,也拉着丁贵不让走。他拗不过,说了一声,“除夕那晚的饺子到现在也没有忘。”

饺子馅儿是现成的,夏氏把恩霖递给夏娇儿,洗手去和面。

“你会包饺子吗?”夏娇儿戏谑地看着阳春白雪似的贵公子。

“会。”看着公子回答时候毫不脸红,双喜担心了。

夏氏揉好面,搓好剂子,擀面皮,夏娇儿很久没有听见恩霖的动静,低头一看,小家伙在自己的怀抱里睡着了,真是个懂事的好宝宝。

夏娇儿开始包饺子,双喜看着自家公子,由担心转为吃惊,公子只瞅了夏氏一会儿,就用那修长的手指拿起一张面皮,放入掌心,筷子挑起馅料儿,食指与大拇指微微弯曲,捏紧,一个洁白可爱的月牙就圆鼓鼓的放在盖帘上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老天爷真是不公平,像公子,不仅长得英俊,做任何事,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好的。

夏娇儿则看着陈钧立的动作优雅,更惊奇地是,从头到尾,他的藏蓝色绣富贵云纹的长衫上居然干干净净,没有沾上一点面粉。

吃饭时,夏娇儿问丁贵,“你不是去过长春观吗?那里香火怎样?”

“姑娘,长春观是方圆一二十里香火最旺、香客最多的。”

“娇儿,怎么问起道观来?”夏氏问。

“嗯,娘。前几天爹爹给我托过梦,说无处可去。我想去观里给他点一盏长明灯,年前生意太忙,一直没有顾上。”

听见丈夫托梦,夏氏当然不反对。她听说过,离南平县城十来里路的长春观信客众多,香火最盛。

“听说长春观里的执事道士无为道长是世外高人,修行严谨,最明道教义理。很难有人能入得他的法眼,若能得到他指点,真是不可多得的机缘。”陈钧立仰慕地说,看得出,他很尊崇无为道长。

“陈公子和无为道长熟悉吗?”夏娇儿知道,有些富贵人家,是道观里的香客。

“不熟。不过,爷爷曾和未入仙门的无为道长有过一面之缘。”陈钧立谦逊地说。

“长春观太远了,可有近二十里地路,驴车脚程慢,当天来回路上恐怕会搭黑。娘不放心。”夏氏忧心,这段时间出的事儿太多了,娇儿一个女孩子在路上,不搭黑她也不放心。自己要是跟着去了,儿子又怎么办?

“伯母若是信得过钧立的为人,钧立愿意驾着家中的马车,陪着夏姑娘前往。”陈钧立毛遂自荐。

夏氏心里当然相信陈公子,觉得老是麻烦人家不好,遂道,“陈公子人品贵重,哪会有人信不过,只是要耽误陈公子的时间,这样不好吧?”

“早听说长春观香火如此繁盛,夏姑娘一介女子都惦念父亲,钧立早想去观里祭奠生母,正好同路。”

既如此,夏氏自然应允。

几个人告辞时,夏娇儿悄悄给丁贵招手,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并递给他一个东西。

分手之后,陈钧立使了个眼色,双喜会意,招手让丁贵上了自己的马。

隔天一早,夏娇儿来到集上,带着小福,乘坐陈家的马车一起去了长春观。

颠簸了一个多时辰,夏娇儿昏昏欲睡时,听见小福惊喜地声音,“长春观好大啊!”

夏娇儿撩起车帘子一看,已经来到了长春山下。只见一座起伏连绵的群山丛中,一座古朴的道观就在眼前。怪不得中国建筑学家考古时候都是去寺观,这长春观只是一座在柳家集这样的小地方的道观,却也令夏娇儿震惊,环境清幽,远离尘嚣,晨课悠远的钟声荡涤凡世俗心。

为表示自己的诚意,香客们都是在山脚下步行上山。陈钧立表示虔诚,穿了一件没有任何纹饰的青色长衫,束了同色玉冠,宛如青松一般挺拔。他站在车旁,伸手要扶夏娇儿下车,夏娇儿搭上他的手,由于常年练功,他的掌心微微有些粗粝,且略带薄茧,看起来修长的手掌比夏娇儿自己的手要宽大许多,炽热暖人,夏娇儿微凉的手被他包裹着,一股暖流涌向心间,面皮发烫。下车后,借拿着祭奠用品不着声色地把手拿开,和小福一起,低头跟在陈钧立身后,神色肃穆地前行。陈钧立走在前,回想小姑娘纤细小巧的手,滑腻柔软仿似无骨,当时他差点儿忍不住捏一下,瞬间又理智回笼,才忍住没动。

长春观房屋是木质的,屋顶上覆着青瓦,显得古色古香。观前的几棵整齐的大树目测有上百年了,虽是冬日,除了那两棵迎客松仍旧苍翠,余下几棵大树全都只剩枝条,只看树枝树冠,依然能让人想到夏日枝叶繁茂,如大伞般的阴凉。

观前的青石板台阶干净整洁,被小道士扫得一尘不染。青石板台阶光润无棱,可见来往香客不断,香火的盛况可见一斑。山门上一副笔力遒劲的楹联: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