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几乎要昏昏欲睡的张元媛瞬间来了精神:“哥,出水了!”

听完曹师傅的解释,他笑笑道:“这些是雨露渗透后汇集在稻米下方的浅层地下水,由于地表水层极薄,若直接抽取使用,很快就会枯竭。”张元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并非地下水。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打出的是深层地下水呢。”她感叹道。

“地表水就像一个个小池塘,而深层地下水则是地下暗河,至少在地下一米甚至更深的地方,而且大部分不能直接饮用。能喝的地下水通常在地下一到两米之间,是经过土壤和矿物质层层净化的优质水源。”秦斐然补充说明,曹师傅则露出惊讶的表情:“你知道得真多啊?”

“都是看书学来的,我对阅读挺感兴趣的。”秦斐然随口回答,曹师傅无奈地笑道:“我都快习惯了,你声称会打井,我都不觉得奇怪了。这几天听到你的事迹,真是让我一次次震惊。”

秦斐然翻了个白眼,他当然不会真的会打井,否则也不会特意进城请专业师傅了。打井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没有实践经验可不容易搞定。

观察了一会,秦斐然便离开去忙其他事了。蔬菜大棚的扩建接近尾声,他得赶紧规划养殖农场的位置。原计划利用顶部的大棚,但现在它已经被预订用来制作青贮饲料,显然不适合养家禽。

回到山坡上,秦斐然远眺四周低洼地带,心中顿时升起不安。“怎么了,你不是说要选一块地建养殖场吗?脸色这么差?”朱琳注意到他的神情变化,询问道。

“哎,我发现村子周围的洼地都不适合养殖。”秦斐然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她,这也是让他心情沉重的原因。种植大棚蔬菜是为了帮助村民增加收入,而养殖则是为了改善大家的饮食条件,让生活更有滋味。

然而,准备工作已经开始,青贮饲料的原料源源不断购入,甚至专门去了粮站拉了好几十吨大麦糠,只缺小家禽和牲畜的幼崽了。结果却发现,连饲养场所都没有。

这真是讽刺。“嗯,我们村子四周的洼地不是很开阔吗?难道没有一块合适?”朱琳对养殖不熟悉,看不出问题所在。

秦斐然只好耐心解释:“场地倒是有的,关键在于处理家禽家畜的排泄物。北边靠近居民用水的蚂蚁河,首先要排除在外。”

"村庄东、西两侧是我们的进出通道,也是村民们的自留地,如果在这里发展养殖业,恐怕村里的空气质量就会大受影响。南边如今已成了蔬菜大棚基地,不久后大棚数量还会增加,那时可能还没等小鸡小猪长大,我们就得被迫搬迁了。"朱琳这才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养殖农场尚未正式运营就要宣告失败吗?

"未必如此。"秦斐然并非轻易认输之人。

"真正的失败是走投无路。"看着面前充满自信的年轻人,朱琳眼中闪烁着光芒:"看来你已经有了应对策略?"

秦斐然竖起两根手指:"有两个方案,就像刚才所说,寻找一个比东西两侧更适合养殖的地方。目前来看,东西两侧的地势更适合养殖,但自留地的问题确实棘手。如果可能,我不希望侵占村民们仅有的田地权益。”

自留地是唯一的免税田,农民可自由种植粮食或蔬菜,每户的土地面积微乎其微。秦斐然和张元媛作为知青享有优惠,能分到一块地垄,大约占田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本地村民则在此基础上打八折。

"那么另一个方案呢?"朱琳询问。

"这个嘛……咱们先去村里实地考察具体情况再谈。"秦斐然并未立即答复,而是拉住朱琳走向村庄。朱琳脸颊微红,试图挣脱却发现自己被紧握着。无奈之下,她只能任由秦斐然引领。

两人在村中小径漫步,路过每户人家,秦斐然都会特意驻足观察院内。直到午餐时间,他们才结束探访。

"我们在做什么呢?"朱琳轻声喘息着。"约会嘛。"秦斐然故意玩笑道。朱琳瞪了他一眼,娇嗔道:"严肃点。"

秦斐然心照不宣地点点头:"好吧,其实刚才是在考察村子是否适合实施我的方案,现在看来,完全可行。"

"说重点,你的方案究竟是什么?" "包产到户。"

谁能想到这项刚刚在全国范围内宣布的政策,会在东北小乡村提前一年出现?

朱琳思考片刻,对秦斐然的胆识感到惊讶:"国家推行的是包产到队政策,你提出包产到户,不怕引起麻烦吗?"

秦斐然摇头笑道:"我不是与国家作对,只是在我的养殖农场内部实践,毕竟它还是在包产到队政策的框架之内。"

"你确定吗?"朱琳心中充满疑惑。

"当然,我们村总共多少户,除了一些不适合养家禽家畜的家庭,就算我这一户吧。每户拿两头猪回去,就能养起一头,饲料全由养殖场供应。养殖户的报酬除了每月的工分,还能在猪肉卖出时分到一挂猪肉和半斤猪板油," 秦斐然连薪酬都想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