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读心,皇帝看见我拳头硬了 > 第211章 又一次被带歪的大乾朝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又一次被带歪的大乾朝堂

“啊呸!”

翰林院的一位老翰林忍不住吐出一口口水。

老翰林身边的官员关切的问道:“老大人,这是在吐什么?”

老大人满脸的愤恨:“别看我是一个文官,我家祖上可是武官起家的,当年我的祖宗也奉了一回命,去盗掘皇陵,充作军费,结果那皇陵里面空荡荡的,就算是老鼠进去了也要哭唧唧的跑出来。”

“结果先祖跟的那位皇帝就是不信,以为是先祖私底下把皇陵里的东西贪污了,差点斩了先祖,当武官太危险了,为此先祖才下定决心,改换门庭。”

问话的官员嘴角抽动,这确实是挺冤的。

【还有这个大安的皇陵是被起义军盗掘的,说盗掘都是客气的,几十万的起义军,漫山遍野都是人,生生的把大安皇陵所在的地方刮地三尺,挖下去一个巨大无比的坑。】

【里面的尸骨听说是全部喂给野狗吃了,骨头渣子估计都和野狗的粪便混在一起了。。】

【还有这个大周的皇陵,百年战乱,大周的皇陵就是是店铺一样,被各家起义军光顾了一遍又一遍,里面就算是一块地砖也被研究半天,看看有没有可能藏着什么银子。】

【还有大元的皇陵是被饿疯了的饥民搬空了,里面什么都没有剩下,后来连修墓的砖石都被百姓拿去修猪圈去了,你问为什么不修房子,古人很忌讳的好不好。】

【好惨!好惨!真的好惨!这就没有一个皇陵是好好的吗?】

【这些皇帝真是好人,都知道给后世的人留遗产了。】

许瑾瑜心中喊着好惨,但是嘴角的笑那是比AK还难压。

宣帝和文武百官的嘴角和许瑾瑜是反的,一个个抿紧嘴角。

宣帝的脑中更是挣扎。

他这个皇陵到底要不要修。

修吧,害怕被人挖了,尸骨都不得安宁。

不修吧,堂堂一国之君,自己以后总不能不葬在皇陵吧。

按许瑾瑜的说法,就算是薄葬也挡不住盗墓贼,那宣称薄葬也没有意义。

这修与不修都是难题。

工部尚书小心的看了一眼宣帝试探的问道:“要不多修几个疑冢。”

宣帝没好气的看了工部尚书一眼:“你想让户部尚书当场撞柱子。”

工部尚书闭上了嘴巴。

大乾国库空虚,修皇陵的钱都是抠出来的,每次皇陵那里用银子,工部尚书都需要和户部尚书斗智斗勇才能把银子拿到手。

这要是再多修几座疑冢,户部尚书是真的会去撞柱子。

可是怎么办呢?

整个朝房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要我说这些人真是想不开,什么视死如生,弄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干什么,现在的关键问题不应该是怎么让自己的美名流传千古吗?】

文武百官又一次疑惑的偷瞄许瑾瑜。

什么名传千古,大家都不是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想要名传千古简直太难了。

没看见那些名传千古的都是什么人物。

开国之君,战无不胜的将军,倾倒天下的美人,文采无双的大儒,或者感天动地的爱情·····

许大人在胡说八道什么?

文武百官们疑惑不解。

【要知道后世之人想要了解古人只能从史记中了解,或者从地底下挖,那些出土的文物文献中看出古人的生活状态。】

【偏偏还有一些皇帝爱修史,好好的史记被修的乱七八糟的,现在又没有那种宁死不屈的史官,所以大家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自由发挥?

怎么自由发挥?

今天的许大人给了大家太多的疑惑。

文武百官们竖起耳朵。

【后世之中能留下名的大多是文人墨客,他们的诗作会流传下去,就像是李太白,诗仙之名谁不知道。】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就算是一个三岁小孩多少也能背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仙!

文武百官们又一次瞳孔地震。

好大的口气,好大的气魄!

他们也想要,可是他们不行啊!

【比如说两位丞相和尚书,在后世大概只有那么寥寥几字。】

【什么乾宣帝年间宰相某某,在职几年,哪一年没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什么都不算。】

【但是自己操刀的话就不一样了。】

【把自己的坟墓修的美美的,再给里面多放一些歌颂自己的文章,顺便把自己的生平记载的清清楚楚的。】

【那么后世你的记载就不是那么寥寥几字,如果还有那种胆大的,还可以给自己造出一个不存在的生平。】

【比如安相吧,丑了吧唧一小老头。】

安相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谁!谁丑了,想当年他也是踏马游街的状元郎。

【安相不是一直暗戳戳的觉得自己长的英俊无比,文采风流,每次出席一个宴会都会好好的打扮,就是为了让大家觉得他英俊。】

这回包括宣帝在内,所有的人看向安相。

英俊无比?

文采风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