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和刘备关系非同一般,现在正好在我们军中,何不让他去一趟呢?”
曹操笑着说:
“他这一走,恐怕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了。”
晔调皮地回答:
“如果他不来,那可真是让天下人笑掉大牙,丞相您就放心吧!”
曹操于是招来徐庶,半开玩笑地说:
“我原本打算把樊城踏成平地,但又心疼那些无辜的百姓。
你能不能去跟刘备说说,只要他肯投降,不仅既往不咎,还有高官厚禄等着他;
要是他还在那儿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我们连人带城墙一起拆了。我知道你是个忠义之人,所以才派你去,别让我失望哦。”
徐庶领命而去,带着一丝戏谑的心情来到了樊城。
刘备和孔明热情接待了他,三人一边品茶,一边聊起了当年的趣事。
徐庶说:
“曹操派我来劝降,其实不过是在演戏给百姓看罢了。他现在八路大军压境,樊城危在旦夕,你们还是赶紧想个后路吧。”
刘备想要留住徐庶,
但徐庶婉拒道:
“我要是不走,别人还不得笑话我?再说,我老妈都不在了,我心里那个恨啊,怎么可能还为他出谋划策?
你有孔明这样的卧龙辅佐,还怕大事不成?我还是告辞了。”
刘备知道强留无益,便不再勉强。
徐庶带着一脸的不情愿回来了,见到了曹操,就告诉他刘备并没有投降的意思。
曹操一听,气得七窍生烟,立刻下令全军出击。
刘备赶紧找孔明商量对策,
孔明轻松地说:
“咱们赶紧闪人,先去襄阳歇歇脚。”
刘备犹豫道:
“可是那些一直跟着我们的老百姓怎么办?我怎么能忍心丢下他们?”
孔明眨巴着眼睛说:
“那就让大家伙儿都知道,谁愿意跟咱走就一起,不想跟的就留下。”
于是派关羽去江边准备船只,同时让孙乾和简雍在城里宣传:
“曹操那家伙要打过来了,这破地方守不住,想跟老大过江的赶紧的!”
结果两县的百姓都激动地大喊:
“我们就算是死,也要跟着刘皇叔!”
当天就哭声震天地出发了,大家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哭哭啼啼地过河,两岸的哭泣声此起彼伏。
刘备站在船上,看到这一幕,悲痛欲绝地说:
“都是因为我,才让这些百姓遭受这样的苦难,我还怎么活啊!”
说着就要往江里跳,幸亏旁边的人眼疾手快给拉住了。
听到这事的人无不泪流满面。船终于到了南岸,刘备回头一看,还有没过河的百姓,都在朝南边哭呢。
刘备急忙让关羽加快速度,把这些人也都接过来,这才骑上马,继续前行。
行至襄阳东门,只见城墙上旌旗招展,壕沟边密布着鹿砦。
玄德骑在马上,高声呼喊:
“刘琮贤侄,我只是来救百姓的,别无他意。快开城门吧!”
刘琮听说玄德来了,吓得不敢出门。
蔡瑁和张允直接来到敌楼上,喝令士兵乱箭齐发。
城外的百姓们,都对着敌楼痛哭流涕。
就在这时,城中突然冲出一员大将,带领数百人直奔城楼,大喝:
“蔡瑁、张允这两个卖国贼!刘皇叔是仁德之人,现在为了救我们而来,怎么能拒之门外!”
众人一看,这位身高八尺,脸色红润如枣,原来是义阳人,姓魏,名延,字文长。
当下魏延挥舞大刀,砍翻守门将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大声喊道:
“刘皇叔快领兵进城,一起杀卖国贼!”
张飞正欲冲进去,玄德急忙阻止:
“别吓到百姓。”
魏延只顾着招呼玄德的军队进城,突然城内一员将领骑马领军而出,大喝:
“魏延你这无名小卒,竟敢作乱,认得我大将文聘吗?”
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与之交战。两边的士兵在城边混战,喊杀声震天响。
玄德感叹:
“本想保护百姓,反而害了他们。我不愿进襄阳!”
孔明建议:
“江陵是荆州的战略要地,不如先去江陵安家。”
玄德赞同:“正合我意。”
于是带领百姓,离开襄阳大道,向着江陵进发。
襄阳城里的百姓,也趁机逃出城来,跟随玄德而去。
魏延与文聘激战,从午时打到未时,手下兵士已经损失殆尽。
延无奈拨马逃跑,却找不到玄德,只好投奔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却说玄德带着一票子民和壮丁,足足有十万之众,各色车辆成千上万,还有那些背着大包小包的,简直比蚂蚁还多。
他们浩浩荡荡路过了刘表的祖坟,玄德就带头领着一帮将领,在坟前恭敬地磕头,哭得稀里哗啦:
“我这不成器的兄弟刘备啊,既没本事又没德行,辜负了你老兄的期望,真是罪过全在我一人身上,跟这些老百姓可没关系。
老兄你在天之灵,可得保佑我们荆州的父老乡亲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