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打开一看,里面张纮劝他搬到秣陵去,说那里的山山水水透着帝王之相,搬过去能打下千秋万代的基业。
孙权看着信,眼泪哗哗的,对众人说:
“张子纲劝我迁居秣陵,我怎能不听!”
于是他下令迁都建业,还在那儿筑起了石头城。
吕蒙上前提议:“曹操要是打来,咱们可以在濡须水口筑个堡垒抵挡一阵。”
众将都不以为然:“我们都是陆地上的好汉,上了船照样如履平地,哪用得着筑什么城啊?”
吕蒙摇头说:
“打仗嘛,总有顺风逆风的时候,又不是每仗必赢。万一敌人来得突然,步兵骑兵挤成一团,连水边都挨不上,还怎么上船?”
孙权点头称赞: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明你这眼光可真是够远的。”
于是,他立刻派出几万士兵,日夜兼程,加紧修建濡须堡垒。
工程进度飞快,转眼间就竣工了。
在许都的曹营中,曹操的权势如日中天,令人啼笑皆非。
长史董昭一本正经地上前凑趣道:
“丞相啊,自古至今,哪位臣子能跟你比肩?连周公、吕望都要自叹不如。你风餐露宿,历经三十载风雨,横扫四方恶霸,
为黎民百姓扫清了祸害,让汉室重振雄风,怎能还跟其他小官儿混为一谈?您得享受魏公的尊荣,领受九锡大礼,以彰显您的丰功伟绩。”
那么,这九锡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呢?
一、车马行头。金碧辉煌的大辂和戎辂各一辆。大辂,就是那种金光闪闪的车;
戎辂,自然是战车中的战斗机。再加上漆黑的骏马四匹,黄骠马八匹,简直是马路上的霸主。
二、华服丽裳。王者风范的衮冕之服,配上一双赤舄(就是那种红得发紫的鞋子),穿在脚上,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三、音乐盛宴。专享王者之乐的乐悬,让你随时随地都能来一场私人音乐会。
四、朱户豪宅。住就要住在红色的大门内,哪怕是宅门也要红得发亮。
五、纳陛特权。登堂入室,不再需要走寻常阶梯,有专门的纳陛,简直就是现代电梯的前身。
六、虎贲卫队。三百名虎贲勇士,为你守门护院,这安保级别,简直了得。
七、斧钺利器。手持象征权力的斧钺,谁敢不从?
八、弓箭套装。红色的彤弓一把,彤矢一百支,黑色的玈弓十把,玈矢一千支,这装备,简直可以开个箭术培训班。
九、秬鬯圭瓒。祭祀必备的黑黍香酒和圭瓒器皿,用来祭拜先王,保佑你事业更上一层楼。
如此九锡,曹操啊,你还不快快谢恩,准备好享受这无上的荣耀吧!
侍中荀彧说道:“这可不行。丞相您是高举正义大旗,来扶持咱们汉室的,应当坚守那份忠贞不渝的精神,保持谦逊退让的风度。正人君子以德行感人,这样做实在不妥。”
曹操听了这话,脸色顿时像彩虹一样变了色。
董昭跳出来插嘴道:“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意见,就阻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呢?”
于是,他就上了个奏折,建议把曹操尊为魏公,还额外加赠了九锡大礼。
荀彧叹息道:“我真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目睹这一幕!”
曹操听到这话,心里那叫一个恨啊,觉得荀彧真是不够哥们儿。
到了建安十七年冬天的十月,曹操带着大军南下江南,非得拉上荀彧一起行动。
荀彧已经察觉到曹操对他动了杀机,就装病留在寿春。
突然,曹操派人送来了一个食盒,上面还有他亲手写的封条。
打开盒子一看,啥也没有。
荀彧立刻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就服了毒,自我了结了。
享年五十岁。
后来有人写诗感慨道:
文若那才华啊,天下皆知,可怜最后栽在了权门之下。
别拿他和留侯相提并论,临终时连汉君的面都不好意思见了。
他的儿子荀恽,写了一封悲痛的信告诉曹操。
曹操那个后悔啊,命令厚葬荀彧,还追赠了个敬侯的谥号。
且说那曹丞相,带着他的大军轰隆隆地来到了濡须口,先是派出了曹洪和他那三万铁骑,去江边探个究竟。
曹洪回来报告说:
“从远处看,江边上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的,都不知道敌人的大军藏哪儿了。”
曹操心里七上八下的,决定亲自出马,于是乎,他就在濡须口布下了阵势。
曹操带着一百多号人,爬上山坡远远一瞧,只见那些战船整齐划一,队伍排列得井井有条;旗帜五彩斑斓,兵器闪闪发光。
在那大船中央,青罗伞下坐着的正是孙权,左右两旁站着一群文武官员。
曹操挥着鞭子,赞叹道:
“生个儿子就得生个孙仲谋这样的,至于刘表他们家的那俩娃儿,简直就是猪狗不如!”
就在这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南边的船队像打了鸡血似的,齐刷刷地冲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