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26章 ——始皇谣言其一——为打赏加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章 ——始皇谣言其一——为打赏加更

而至此华夏最高统治者都沿用这一称号,持续两千多年。

而后又将朕这一词定为皇帝专属自称。

《说文解字》:“朕,我也,阙。”

最早这个字和我们现在自称我、俺、咱其实是一个道理,并没有特殊含义,谁都可以用,比如屈原《离骚》中写到:“朕皇考曰伯庸”

而始皇打下的这份家业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几乎统一所有已知文明、已知区域,而后行郡县制度、废分封。

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后世华夏无论内乱、外族入侵,有志之士都以一统天下为己任,不管打了几百年都必须要一统。

使得华夏未像欧洲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碎成一个个小国。

始皇功莫大焉!]

李斯又一次没有抢过叔孙通,刚准备行礼只见叔孙通已经行完礼朗声说道:“陛下,臣觉得后人称陛下为千古一帝不妥!”

李斯……咦,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不对劲。

嬴政正想问话,诸臣正想呵斥,又听的继续说道:“陛下之功光耀万古,虽不知罗马帝国有多大,可猜想能被后人称之为帝国,想必疆域人口就算不如我华夏也差不了多少,却分裂成无数小国。

华夏幸有陛下横空出世,才免得我华夏沦落至此。

所以臣认为,陛下称千古一帝不对,陛下该是千万古一帝才对。”

正在看天幕的李贽只感觉自己气运被夺。

李斯再次握紧双拳咬紧牙关,才没骂出声来,你们儒家不要脸无耻,孔子孟子教过你们奉承君王吗?

这词不是应该我来说,然后你大骂我一顿,然后陛下发怒呵斥你们吗?

你是不是还要对孔子孟子发誓?

“臣知陛下觉得臣在阿谀奉承,可臣句句皆为真心之言,臣对孔圣、孟圣、儒家各代先贤立誓,若有半句假话五雷轰顶、死后烈火加身。”随后儒家诸位博士也是行大礼朗声立誓。

“哈哈,诸位博士不必如此,朕信各位,朕只是好奇,诸位此前不是还劝朕分封吗?

怎么后人提我废分封、行郡县。诸位倒还夸朕了?”

叔孙通是一个实力演技派,眼泪那是说流就流出来,哽咽着说道:“陛下,臣等以前愚昧无知,曲解圣人教诲,以为行分封之道便是王道,今日才知天下定于一才为王道啊,臣等有罪。”

各位博士也是演技派,都哭着跪下称有罪,整个朝堂都是儒家官员的哭声,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李斯和朝堂诸官员那是欲哭无泪啊,你们儒家不要脸,呸,太不要脸了,你说的可是我们的词啊!

[而在讲始皇和他秦朝的故事之前,咱们先来盘点一下始皇身上那些似真似假的谣言。]

[第一:秦始皇并未一统天下,直到他死都没有灭掉卫国!

而对于原因有以下两种谣言:

第一:始皇的真爱是一卫国女子,因为爱她所以留下她的国家。

第二:因为商鞅是卫人,嬴政感谢商君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出的贡献所以没有灭掉卫国。]

刚才还面带微笑的嬴政也是傻了眼,不是,你们后人不是人人都能读书识字的吗?

这么扯淡的谣言都能信?

你们还能再离谱一点吗?该不会阿房宫,你们认为我是为一个名叫阿房的女子修的吧?不会这么离谱吧?

[我们也不掰扯秦皇嬴政到底有没有真爱,就嬴政是恋爱脑吗?会为了一个女人放弃灭国?

至于商鞅更扯淡了,五马分尸时候也没见谁感谢啊,怎么到嬴政就突然想通了?

而真实情况其实是卫国很早就已经属于秦国的藩属国,灭不灭无所谓,听话就行。在魏被秦灭之前,卫国君主已经自贬为君,后归属秦国,虽然卫国还在,卫国君主的地位在秦王眼中只能算一个君,差了一级。

对秦王上表只能自称臣。

外交、军政、任免大权都在秦国手里。

你告诉我谁家灭国?灭自己的臣子?

再说了,真想灭了也不用直接派军,就传道诏书的事。]

[第二个谣言:阿房宫其实是嬴政在赵国时候的青梅竹马的名字,他们约定好将来嬴政成人便来迎娶她,可谁知道嬴政灭了她的祖国。

嬴政按照约定来迎娶她,可一边是自己深爱之人,一边是灭国之恨。

阿房无奈,拔刀自刎。嬴政在秦国没有等到心爱之人,只等到她的尸体,伤心欲绝。

便决定修建一座宏大宫殿,里面摆满各国的奇珍异宝,用阿房的名字来命名。]

嬴政是瞠目结舌,朕就是随便想想,你们后人真的这么离谱吗?你们要不要动动大脑想想啊?

[而根据这个谣言还延伸出:

为什么秦始皇一生都没有立皇后?

因为最爱的阿房死了。

为什么扶苏明明是嫡长子,嬴政却不立他为太子?

因为他不是阿房的儿子。]

嗯,这下不仅始皇目瞪口呆,扶苏的嘴巴几乎可以吞下一颗鸡蛋。也是瞬间想明白了,怪不得父皇说我不像他,原来我生母不是阿房,父亲因此不喜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