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第40章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章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为你不可能把六国贵族全杀完,不去探讨究竟能不能打过的问题,六国贵族全杀完,可能除了一些未开化的野人,秦国内部都要死一大半。

不是白起坑杀四十万那么简单,这可能是四百万甚至一千万。

因为你不仅要杀主脉,分家出去的也要杀,不然主脉死光了,副支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主脉,人家还是要反秦。

这事情不要说是始皇,你把白起朱元璋始皇三人绑一起他们也不敢做。始皇敢下命令,都不用六国反秦势力,第二天秦王宫就会传出始皇驾崩的消息,众大臣直接拥立扶苏灵前登基。

不要觉得皇帝一言而决无所不能,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哪怕是君王。]

大秦 咸阳

扶苏匍匐在地请罪:“父皇,儿臣不敢,请父皇赐罪。”

“起来吧,后人无非打个比方,不过你若是真敢这样做,朕倒是能高看你一眼。”

扶苏:………………

[我们都知道土地私有会导致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就会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

根据出土秦简记载:

大秦统一之前一石粮食三十钱,每天的工资是六到八钱。

成年男子每月要吃两石粮食,一个月干十天就能保证你不会饿死。

但在该项政策颁布的当年,关中粮食价格涨到一千六百钱,将近六倍之差。

刘邦老丈人吕公初到沛县开宴席,只有贺礼满一千钱的人才能够入堂就座。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物价已经飞升到即便是富豪也有些难以承受的地步。

而《史记·秦皇本纪》记载:十二年大旱,十五年地动,十七年民大饥,十九年大饥,二十年大雨雪。

天灾也没有放过大秦,而人口也已经达到了这片土地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

说一个残忍的事实:为什么古代但凡战乱之后就能迎来大治?

因为死的人足够多。

没有科技的进步和良种的发现,人口达到顶峰就一定会不够吃,不够吃就只有造反,死的人足够多了等到新王朝建立与民休息便能够迎来盛世。

为什么宋朝如此弱地盘如此小都能够养活近万万人口?科技的进步和占城稻的输入。

到了明清,尤其是清朝,这片土地已经能够承载四万万之数,耕种技术的进步和番薯土豆的传入不无关系。]

大秦 咸阳

“蒙恬,去告诉徐福,只给他半年时间,我大秦楼船必须要能够出海远行,不然他可以去见神仙了。”

嬴政:四万万呀,我大秦最多四千万,若是找到这两种优粮,我大秦千年基业便可期。

[而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的生活本就难以维持,按常理来说应该直接拿贵族地主开刀。

可始皇把目标放在普罗大众身上,为什么?

因为没办法,你连一个刺客都抓不到,如此薄弱的基层统治,怎么拿六国贵族开刀?

始皇帝只能靠着修长城,移民戍边,以工代赈疏散了大量关东人口,减轻土地承载。

是的,以工代赈秦朝就有,不要看穿越小说主角回去提到以工代赈就镇住皇帝,皇帝还说大才,要封侯拜相。

这玩意你连春秋战国的君主都镇不住,以工代赈管仲就用过,而最早周公制定周礼,里面就有以工代赈的详细做法。

嬴政或许是为了疏散人口减轻负担,也或许是为了其他都不重要。

事实证明不但没有减轻负担,反而加重负担。

百姓本来就因为严苛的刑法和飞涨的物价生活的水深火热,这时候进行如此大的工程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嬴政对于这些情况清楚吗?

我想即便他不知道事情全貌,也是能有个大概印象的。

毕竟关于使者被劫这件事史书记载:

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

始皇帝沉默许久说道:神仙鬼怪也最多知道一年的事情,退朝的时候又说祖龙或许说的不是朕,是人族的祖先吧。

可想而知始皇此时是有多么无奈……

嬴政能够猜到自己死后天下大乱吗?

我想应该是能够猜到的,他说不要让刑徒的孩子穿上刑具,那些官员还是给路都不会走的婴儿戴上枷锁。

他说要用郡县制让大秦传至万世,可哪怕是老秦人这些官员也想着世袭王侯。

始皇最后这几年的高压政策让他变成了一位被咒骂千古的暴君。

可up主不想用暴君来形容他这最后几年。

他不过是为了帝国、为了自己的子民,哪怕拼尽自己的身前身后名也要把这群该死的六国贵族一起拉入地狱的普通人。

天下从嬴政还在世一直到近代,天下人都说他是暴虐之君。

可他杀过一位功臣吗?

他最大一次杀戮也不过是杀了几百个骗他骂他的神棍。

他有对六国后裔进行大规模屠戮吗?

刘邦狡兔死,走狗烹,杀韩信。

李世民杀兄囚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