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爆辣农家媳 > 第142章 陈婆婆去请秋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来秦明月是想回去的时候,顺路跟陈婆婆一起去请秋娘的,陈婆婆却说那丫头倔强,当初若不是看在两个孩子快要冻死了,连她都不会来求的。

所以两人就先回了客栈,秦明月准备晚上的菜式,陈婆婆去找秋娘了。

秋娘家就住在客栈外靠城墙的这条街,这条街是木城县专门划分出来给无家可归的人住的。除了给盖栖身的窝棚外,还每日在特定的点分发一碗稀粥一个黑面馍馍。

堪堪保命的份量劝退了想不劳而获的人,也防止真正困难的人饿死。

秋娘的窝棚靠近街尾,她一个年轻媳妇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陈婆婆专门给她找了一处周围全是女人的地儿。

“哟,陈婆子又来看你家侄女儿了。”一位杵着拐杖驼着背头发灰白的老妪颤颤巍巍的打招呼。

陈婆婆赶紧走上前去,从提着的篮子里拿出一碗烩面:“这是中午的,客人吃剩下了,我给您带了一碗。”

“谢谢谢谢,等着我回去拿碗。”老妪笑得牙不见眼,自从隔壁来了一家小媳妇,她们也能时常吃点好的。

“姨婆~~”

“姨婆~~~”

从最里面的一个低矮窝棚里蹿出来两个小孩儿,穿得补丁重补丁,看起来却是干干净净的。

“姨婆”小丫头蓬乱着头发,把手指伸到嘴里吮吸:“您又给我们带吃的了吗?”

“嘘~”陈婆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绕过小孩儿把烩面倒进了老妪的碗里。

“还请您跟其他几位老人家帮着照顾照顾我那苦命的侄女,那丫头倔强,死活不肯去我家。”

接着从其他几个窝棚里也出来了几个老妪:“冲着陈婆子每次都给我们带吃的的,我们这几个老不死的必定不让旁人欺负她。”

“谢谢!谢谢!,我家也没多好过,煮多了面条客人着急赶时间没吃完,你们别嫌弃。 ”

陈婆婆把篮子里准备好的面条分别倒入几个老妪的碗里,这几人是窝棚街的元老了,从这条街建立开始,她们就在这里没挪窝,在县衙大人都是备了案的。

两个小孩子在旁边看得滴口水,这么好吃的面条怎么会嫌弃呢?这可比大户人家潲水桶里的东西香多了。

他们的娘不让吃婆婆们捡的食物,说是要生病,可是肚子好饿。

终于等到姨婆分完面条了,两个孩子一左一右迫不及待的拉着陈婆婆进了自己家的窝棚。

“来,先一人吃两口垫垫肚子。”陈婆婆拿来两个缺口碗,一人分了一碗面条,跟分给门外老妪不同的是,俩小孩的碗底埋了一个鸡蛋。

趁两个孩子吃饭,陈婆婆给小丫头梳头发:“你娘早上又出门的早?”

小男孩狼吞虎咽,听见陈婆婆的问话他咽下嘴里的东西才说:“天还没亮娘就出门了,说是秋家的小姐要出门上香,让我娘去给梳头。”

“哥哥不会梳头,给我扯好疼。”听完哥哥的话,小丫头抢着说,一脸委屈。

小男孩挠挠头,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妹妹头发打结。”

陈婆子叹气,可不是打结嘛!头发发黄细软还毛糙,一看就是营养不良。想到这里,陈婆子一肚子气:

“快吃,吃完了跟姨婆走,不要你娘了。”

“姨婆,不要丢下我娘!呜呜~~~姨婆求求你。”小丫头是眼泪说来就来,大张嘴哭起来,嘴里的面条都快掉出来了。

陈婆婆没好气的推了她一下:“也是个不争气的,快吃!不丢下你那没出息的娘。”

小丫头抽抽噎噎的继续吃面,眼泪大滴大滴的落进碗里。

看着没抬头的哥哥,陈婆婆沉着脸问:“你咋不哭?”

小男孩抬起头,认真的说:“姨婆不会不要我娘的,如果您不要她了,怎么还会给带面条吃。您篮子里还有一碗,里面有两个蛋,我都看见了。”

陈婆婆白了他一眼:“你倒是眼尖。那如果我是想把你们俩骗回家卖掉呢。”

“我娘叫秋娘,家住碎石关木城县,妹妹五岁叫甜香。”小男孩一脸认真:“我都七岁了,能记住回家的路,您把我卖掉我也能找回来。”

陈婆婆点点他的头:“就你能,吃吧。”她没说如果把你跟妹妹分开卖掉,终其一生你们都大概率再无见面可能。

两个孩子吃碗面,小男孩洗了碗放好,这才跟陈婆婆拉着妹妹一起出了门。今天不把两个孩子带走,那倔丫头是不会去的。

出门遇到的还是刚刚那个驼背老妪:“要带孩子出门啊?”

“可不是,这丫头头发打结,我带她回去洗个头。等我那侄女回来了,麻烦您跟她说一声。”

“哎,好好好。”

走在路上,陈婆婆一把抱起落在后面磨磨唧唧的小丫头,有些后悔刚刚吓到孩子了。

“姨婆家来了个大姐姐,个儿这么高!”

见小丫头还是紧紧盯着自己的哥哥没反应,陈婆婆继续说:“这大姐姐啊做得饭可好吃了,知道咱们小甜香要见她,还给买了一大包绿豆糕跟蜜饯山楂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