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凡收回手指,解锁成功的提示光晕还在眼前闪烁。
他呼出一口气,系统提示音,适时响了起来。
【叮,恭喜宿主,获得随机奖励】
【叮,恭喜《深空轨道动力学模拟》高级技能书,已经存入系统仓库,可随时取用】
吴凡兴奋的挥了一下手,直接点了使用。
大量的知识图谱,数据流,瞬间涌入大脑。
各种公式、参数、推演模型自动归类,像有人把整座图书馆塞进他的脑子,还顺手整理好了目录。
他闭眼三秒,睁开时,已经能背出月球引力场的扰动系数。
桌上的咖啡早就凉了,杯子边沿留了一圈浅褐色的渍。
吴凡没管它,打开新文档,敲下第一行字:“星火计划——自主可控的分布式登月模拟网络”。
屏幕亮起架构草图。
三大模块并列排开:算力调度中心、任务分发节点、验证反馈闭环。
他一边写一边改,删掉两个冗余层,把区块链验证机制加进任务分发逻辑里。
键盘敲得飞快,像是怕慢一步想法就会跑掉。
窗外天色由黑转灰,城市还没完全醒来。
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但这场仗他已经不是在单打独斗。
六点十七分,吴凡按下群发邮件键。
标题是:“紧急会议,七点整,指挥中心”。
二十分钟后,姜梦雪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次性纸杯,头发扎得有点随意。
她看了眼大屏上的“星火计划”四个字,皱眉:“这名字是你起的?”
“对。”吴凡点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自己点火。”
“听起来像创业路演。”
姜梦雪笑了一声,坐下,把咖啡放在桌角,“你真打算不靠联盟?他们那边昨天可是明摆着不想合作。”
“他们给的是残缺接口,还要我们交出控制权。”吴凡调出模拟画面,“现在我不需要他们开门了,我自己造路。”
画面里,成千上万个虚拟终端接入网络,每台设备贡献闲置算力,共同运行登月轨道仿真。
任务被拆解成小块,随机分配,结果交叉验证。
姜梦雪盯着看了半分钟:“你这是要搞全球众筹计算?”
“差不多。”吴凡说,“就像当年搜寻外星文明那个项目,普通人也能参与。”
“可航天数据不能乱来。”姜梦雪摇头,“万一谁家电脑中毒,传回错误参数,整个模型就崩了。”
吴凡早有准备。
他点开安全协议层,展示三层过滤机制:异常值剔除、多节点复核、动态权重调整。
“每个任务至少三个终端同时算,结果不一致就重跑。”他说,“而且所有参与方都要签开源协议,代码透明,责任可追。”
姜梦雪没说话,低头翻开笔记本开始画流程图。
笔尖停了几秒,突然抬头:“如果用哈希链做任务标记,可以防止中间人篡改。”
吴凡笑了:“那你愿意接手调度算法?”
“先看看你怎么设计负载均衡。”她语气还是硬的,但已经开始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门又被推开。
孙梦露和瑟琳娜一起走进来。
瑟琳娜拖了一把椅子,坐到吴凡旁边,默默陪伴。
吴凡抬手,轻轻抚摸她的肚子,“小宝贝怎么样,还乖吗?”
瑟琳娜淡然一笑,“挺乖。”
孙梦露外套没脱,直接走到控制台前,调出数据库界面。
“我查了NASA、欧空局和印度航天局的公开遥测数据。”她说,“过去十年的地月转移轨道记录都能拿到一部分,虽然精度不够高,但够当训练样本。”
“很好。”吴凡把权限共享链接发给她,“把这些数据导入模拟系统,做初始校准。”
孙梦露扫了一眼屏幕上的架构图,手指在某个模块上点了两下:“这里缺少身份认证层。如果有人恶意刷算力积分呢?”
“用设备指纹+行为分析。”吴凡回答,“长期稳定贡献的终端优先派发高权重任务,突然冒出来的大算力节点全部降级处理。”
孙梦露点头,没再质疑。
几个人围在大屏前,各自盯着不同的模块。
空气里没了昨晚的压抑,取而代之的是快速交换的技术术语。
“任务包最大不能超过50MB。”姜梦雪说,“不然普通家庭网络扛不住。”
“那就压缩成碎片。”吴凡补充,“下载完自动拼接,算完立刻上传,不留本地痕迹。”
孙梦露提醒,“用户端程序得轻量化,太复杂没人愿意装。”
吴凡敲了几行代码:“做个浏览器插件就行,开启闲置计算,不影响正常使用。”
讨论持续到八点半。
方案框架基本成型,第一阶段测试环境可以在三天内部署完成。
姜梦雪合上笔记本:“我去写调度核心。”
孙梦露调出防火墙配置模板:“我加固通信链路。”
吴凡站在原地没动。
他看着屏幕,喃喃自语,“真正的研发,才刚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