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凡呼出一口气,终于按下了点火按钮。

大屏上的倒计时归零,火箭尾部喷出巨大火焰。

指挥中心所有人盯着数据流,耳边是系统自动播报的飞行状态。

“T+00:03:12,姿态角偏移0.7度,超出阈值。”

警报灯亮起。

电源组操作员手指一顿,抬头看向主控台。

吴凡没动。

陈工紧张的问,“吴总,怎么办?”

吴凡眉头紧锁,一时也不知所措。

【叮,恭喜宿主,获得随机奖励】

【叮,恭喜获得《航天控制工程精通》技能书,已经存入系统仓库,可随时取用】

吴凡心里一喜,直接按了使用。

刹那间,他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理解直接拉满。

现在不需要查资料,也不需要讨论,他知道问题不大。

他看着曲线波动趋势,三秒后开口:“启动动态平衡补偿算法。”

指令下达,系统自动加载预存模型。十秒内,姿态角回归正常范围。

“通信中断。”

姜梦雪的声音从右侧传来,“地球站信号丢失,持续0.8秒。”

吴凡点头。

这种事在发射初期很常见。

大气层电离扰动会影响短波传输,尤其是穿越卡门线前后。

吴凡冷静的说:“南美站切换K频段,重连。”

命令发出九秒后,遥测数据重新同步。

屏幕上的绿色指标一个个恢复,通信强度回到满格。

大家终于松了口气,没人再说话。

吴凡喝了口热咖啡,内心稍安。他的视线,一直紧盯着主控台。

此时,火箭已经飞出稠密大气层,整流罩分离成功。

接下来是太阳能板展开阶段。

“T+00:15:46,右侧支架释放机构反馈异常,展开延迟。”

结构组立刻调出设计图。三人同时查看释放机构的力学模拟记录。

吴凡说:“没事,正常的冷缩效应。材料在低温环境收缩,导致卡扣松动时间比预期慢十二秒。”

他在第187次模拟中见过这个问题。

当时团队想改结构,他拦住了。

因为实际飞行中只要能自动复位,就不算故障。

两分钟后,右侧太阳能板弹开,与左侧同步完成角度调整。

电力输出稳定上升。

“生命保障系统触发一级预警。”控制组报告,“二氧化碳过滤模块压力异常。”

吴凡皱眉。

这个模块之前测试了无数次,日本团队还专门做了双层密封升级,不应该出问题呀。

他远程调取传感器日志,对比历史数据。

发现数值波动和上次误报模式一致。

吴凡松了一口气:“屏蔽信号,标记为已知兼容性误差。”

控制组立马执行指令,警报解除。

指挥中心静的可怕。

新闻部发来消息:“热搜爆了,#吴凡登月三次报警#上了第一。”

吴凡没点开看。

他知道网上一定乱成一团,有人会说技术不过关,有人会说民营公司玩命。

他打开官方发布通道,上传一张加密验证过的实时数据截图。

包含姿态角、电源输出、通信强度三项核心指标,所有数值都在安全区间。

消息发出去三十秒,新词条出现:#吴凡用数据说话#。

评论区开始反转。

有人说:“人家都飞四十分钟了,你还以为要炸?”

吴凡没看手机。

他转头走到电源组操作员身边。

那人手还在抖,刚才是他差点按下了紧急中止预备键。

吴凡轻拍他的肩膀:“我们改了三百七十六处设计,不是为了这一刻吗?”

操作员抬头,看他一眼,点头,双手放回键盘上。

系统进入平稳飞行阶段。

火箭即将完成最后一级分离,准备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T+00:38:11,末级发动机点火程序加载。”

吴凡坐回主位。

耳机里传来各测控站确认声,国内三个站点、冰岛、南非、南美,全部就绪。

“点火倒计时,十、九、八……”

他盯着推进剂压力曲线,数值非常的稳定。

“三、二、一,点火。”

屏幕显示末级发动机成功点火,推力逐步提升,轨道计算开始更新。

“T+00:39:03,轨道注入进行中。”

五分钟过去,轨道参数逐渐接近目标值。

“T+00:44:17,末级分离完成,登月舱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大屏弹出三维轨迹图。

红色光点正沿着预定路线向月球方向移动,速度、高度、倾角全部达标。

指挥中心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有人拍鼓掌,有人抱在一起。

吴凡没笑。

他调出下一阶段应急预案,开始预演近月制动可能遇到的情况。

太阳能板没问题,电源稳定。通信链路正常。生命保障系统运行在基础模式,无预警。

他看了眼匿名邮箱,并没有新消息,但这不代表威胁消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