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原来的历史中,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开始是不想反的,生生被逼反了。

刘协想等等看,如果李傕郭汜像原本的那样上表乞降,刘协会先答应下来,然后再智取他们,改编他们军队,或者驱虎吞狼,派他们去攻打群雄。

总之能智取的就智取,在没有掌握绝对实力之前,硬碰硬是下下策。

刘协大声说道:“皇甫嵩、王允听旨!”

皇甫嵩王允跪下领旨。

刘协说道:

“皇甫嵩平定黄巾有功,之前奸佞当道,现国贼已除,封皇甫嵩为太尉,与徐晃共掌长安城之军。王允助朕诛董有功,封王允为祁侯。皇甫嵩、王允共录尚书事!”

刘协这样封,是思考过的,徐晃好像管不住长安城守军。皇甫嵩是老将,有资历,又是凉州人,应该能够服众,而且皇甫嵩统率过大军,有独挡一面的经验,这方面也比徐晃强。

王允确实有功,封侯是应得的,从尚书令变为录尚书事算是升官了。让皇甫嵩与王允共录尚书事,则是让他们两个平起平坐,相互制衡。

录尚书事,也就是领尚书事,就是可以像尚书令一样管理尚书台的事务,但职级又高于尚书令。录尚书事,相当于后世的常委。

皇甫嵩与王允领旨谢恩后准备离开时,刘协叫住了王允:

“王司徒,你留下来。”

皇甫嵩走后,刘协问王允:

“蔡邕的事,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