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再启风华 > 第123章 不可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祁镇闻言并不惊讶,历史上张辅也是极为反对全力征伐瓦剌的,最后还是不放心朱祁镇,更是以七十余岁的高龄跟着朱祁镇去了土木堡,然后就没能回来。

如今朱祁镇营造出了只有两人的环境,单独询问,张辅自然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朱祁镇点头,并没有怒意,而是问道“为何?”

张辅答道“原因有三。

一者,时机不对。”

朱祁镇了然,如今大军正在对麓川用兵,自然是没有能力再开一局。

张辅继续说“如今朝廷准备不足,西北一战,虽说蒋贵大胜,可是当时蒋贵手中先锋骑军竟只有三千余,哪怕加上后军也不过一万余骑兵。

以此来算,辽东、陕甘、京营全部算上,也不过骑兵十余万,根本就支撑不起一场针对蒙古的大战。

而瓦剌那里几乎一统蒙古,仅仅是鞑靼就有四十万帐,每帐可出骑兵一人,这就是四十万骑兵。

若是加上四万户瓦剌本部,除去镇守草原的部队,也先最少也能调动二十万骑兵部队。

如今朝廷上下很多人还沉浸在太宗皇帝时,以为大明天兵一到,敌人就跪地投降了。

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好打上一场决死拼杀的战争的准备。”

朱祁镇点头,张辅话说到这里了,有些话却也没敢明着说,就比如整个北方其实都处于缺粮的状态,仅仅是北京,每年都要从运河运粮最少四百万担。

如今开中法还未有彻底腐败,北方的军粮还是能够保证的。

可也仅仅是能够保证,想要像太宗时期那样恐怕是很难达成了。

朱祁镇也知道张辅能这样跟自己说已经算得上是真心实意为自己着想了。

随后朱祁镇开口问道“若是加上神机营呢?”

张辅摇头苦笑道“陛下是否有为神机营配马的想法?”

看朱祁镇点头,张辅道“陛下,这就是臣要说的另一个准备不足之处,大明缺马。

就拿当年太宗皇帝忽兰忽失温之战来说。

那一战臣是跟着太宗皇帝参与其中的。

瓦剌四万精锐骑兵,一骑三马,仅仅是战马就有十余万,反观我朝,太宗年间还好,如今真正的养马之地又有几处?

马政更是几近废驰,哪怕是如今保有的骑兵,也只有西北和辽东勉强能够自给自足。

京营的骑兵战马全都是两处硬挤出来的。

根本就无法形成瓦剌那样一骑三马,一骑二马都是奢求。

后勤辎重能有驮马都是京营这样的精锐才有的待遇。

神机营想要实现快速机动,跟上骑兵的动作几乎很难。

这也是太宗皇帝五征蒙古却无法抓住机会打歼灭战的原因所在。”

朱祁镇叹息了一声道“柳升之亡故,确实可惜了。”

柳升,安南最后一任大都督,战死在安南。

是明军研究火器最为深入的将领。

自他之后大明再也没有像他那样惊才艳艳的火器部队指挥官了。

张辅继续道“二一个就是地利,蒙古草原一望无际,若是没有专业的向导,莫说是万人,就是十余万人一旦走丢,根本就找不到。

最后一个就是人和,蒙古人在那里生活了几百年了,我朝士卒又多是农家子弟,仅仅是一个水土不服就极为棘手。

若是不能稳定军心的话,这仗还没打就已经输了五成了。

所以如今的瓦剌不可伐。”

朱祁镇有些明白了,张辅不仅仅是要劝诫自己,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如今的重点。

唯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够排除一切不利因素。

而自己的确没有太宗那样强大。

可是朱祁镇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开口道“朕不愿意瓦剌继续坐大,不知国公有何良策?”

张辅道“陛下,何须忧心?也先父祖三代,都妄图取黄金家族而代之。

如此他也先必然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唯有南下,还要战而胜之,这样他才能够有足够的威望来撼动黄金家族的威信。

既然我朝看得到也先的想法,只需要于九边,依托长城,以逸待劳。

待到瓦剌兵疲,再分组出击,虽无法全歼,却又能够给瓦剌足够的杀伤。追亡逐北亦不在话下。”

朱祁镇点头,心里暗暗的推敲了一番,此策的确高明,深刻的阐释了什么叫做“善战者无赫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