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四合院:火红年代小地主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可是院里的二大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可是院里的二大爷!

赵小刚笑着摇摇头:“妈,我不饿,您不用忙活了,我本来要去穆家凹的,正好经过咱村子,回来看一眼。”

那边,赵小柔把布袋子打开,见里面是灰扑扑的细粮,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

“哥,这是……”

赵母一把捂住自己女儿的嘴巴,狠狠瞪了她一眼:

“你个死丫头,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现在村子里人大多吃不饱饭,甚至二队三队还有活活饿死的。小刚当上这个采购员之后,隔三岔五的就给家里带粮食,带吃的。

虽然家里头不能开火,但是简单的煮鸡蛋,烤饼子,用瓦罐弄些面糊还是不成问题的。

别的不说,起码不用再饿肚子了!

这会儿村子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偷偷羡慕他们家呢,要是小柔这一嗓子刚好被有心人听到传了出去,那些人指不定要怎么编排他们家呢。

更有甚者,他们以后能不能有安生日子还两说呢!

赵小柔也知道自己太冲动了,当即笑嘻嘻地朝她妈吐了吐舌头,收起布兜子不说话了。

赵雷一家人心里头记着易云平的好,至于借易云平的红糖、红枣、核桃什么的,正月就已经还清了。

得知易云平又要进城住几天,赵母当即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家大门钥匙在咱家呢,明早儿我去给他扫扫院子,顺便把那块自留地锄一锄。”

赵小刚点点头,又和母亲说了几句话,从坏处掏出一卷钱来:

“妈,这是我正月的工资和票。”

其实,他兜里还有这个月云平给结算的鸽儿市的“工资”,也有十几块钱呢。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在云平那儿领的“工资”会越来越多。

赵母一见那工资里头竟然还有一张大团结,顿时就愣住了:

“这,这一个月就能有这么多?”

要知道,前两年光景好的时候,他们乡下的庄户人家,一年到头除去吃喝开支,能存个十块钱就不错了。

没成想,儿子不过在城里的厂子上一个月班,就能挣这么多钱?

而且,这钱里头还可还卷着票呢!

赵小刚点点头:“我们科长说了,要是这个月还能完成采购任务,下个月就给我转正,转正了能有二十多块钱呢。”

赵母一听一个月有二十多块钱,更是惊得瞪大了眼珠子:

“我的天爷啊,怪不得大伙儿挤破脑袋的要往城里头去呢,这钱是真好挣。”

赵小刚笑笑:“妈,您也别想那么好,城里头的工资虽然不少,但开支也不少,就算是吃一根葱也要花钱。”

赵母点点头:“也是这么个理儿。”

赵小刚又从怀里摸出两盒大前门来塞给母亲:

“妈,我们科里每个月都能报销一条大前门,这是我上个月剩下来的两盒,让我爸抽,我还要去穆家凹,就不多呆了。”

赵母伸手接过烟,只感觉脑子“嗡嗡”的,这烟她只是听当家的说过,还是头一次见,据说买的时候还要票呢!

赵小刚虽然有易云平这个采购渠道,但他为了不被人怀疑,每天还是非常认真地去周围村子大队跑。

他本身就是乡下人,知道大伙儿想要什么,而且也没有城里采购员下乡采购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所以不少人手里有点好东西,都愿意给他卖。

尤其去年到今年光景不好,大家都穷得揭不开锅,有的大队早就没粮食不吃大锅饭了,所以老乡手里但凡有点红枣、核桃、干蘑菇之类的土特产,一股脑儿地全卖给赵小刚。

遇上不熟悉的,赵小刚都是给钱。遇上知根知底的,他直接给换粮食,也省得这些人拿钱再去鸽儿市买粮食,徒增危险。

易云平骑着自行车进了四合院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三大妈一见他来了,就笑着打招呼:

“云平来了?”

“哎,三大妈您好,一个月不见,您这气色好多了。”

易云平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跟三大妈招呼。

三大妈笑笑:“这孩子就是会说话,赶紧去吧,一大妈这一个月可是天天念叨你呢。”

“哎,那三大妈您忙。”

易云平推着自行车进了中院,人还没进屋呢就在院子里叫唤:

“婶子,我回来了。”

一大妈正围着围裙在屋子里做饭,突然听到大侄子在院子里叫婶子,赶紧跑去开门。

“云平?赶紧进屋,你这孩子,可算是来了。”

易云平把自行车停在屋门口跟着婶子进了屋子:

“婶子,家里有没有吃的,我骑了一早上自行车,肚子实在饿得不行。”

实际上,他在路上垫吧了几块饼干,也就是稍微有点饿。

一大妈一听大侄子饿了,赶紧给他拿了个碗,夹了两个刚出锅的白面馒头:

“来,赶紧吃,还冒着热气呢!”

易云平也不客气,接过碗大口大口的吃起馒头,该说不说,还是热气腾腾的馒头好吃。

那饼干什么的,也就偶尔吃一吃,要是当饭吃就不美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