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四合院:火红年代小地主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办酒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期一何雨水去了学校提交了调往李家沟公社的申请,学校对于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领导直接给她提了一个级别,从16级提到15级,工资从一个月的37块5加到42块5。

何雨水本来就是中专毕业,留校任教就是16级中专实习,但要想转正,起码熬个两三年,还要多去领导家走动,才有希望往上提一级。

学校不少人都知道她是要和一个乡下人结婚才申请去公社教书,表面上笑容满满的祝福,但私底下都笑话她鬼迷心窍了。

因此,虽然知道她星期天办酒席,但大部分同事愿意过来,何雨水倒是有心理准备,也没多少难过。

接下来这几天,一大妈和秦京茹可算是忙得脚打后脑勺,毕竟是一辈子就这么一次的人生大事,马虎不得。

看家具,买各种锅碗瓢盆,针线笸箩,毛巾袜子什么的,还要看布料、弹棉花,缝被子,做衣服。

倒是易云平和何雨水两个人清闲,何雨水学校的事情办完之后,两人直接骑上自行车来前门大街这边闲逛。

按照易云平的想法,红衣服肯定要给媳妇整一套,自己也要做一身体面的中山装,最好再给媳妇弄一件现在流行的呢子大衣。

何雨水觉得已经花了那么多钱买了院子,其他的钱能省就省,一个劲儿拉着易云平不让买。

易云平则笑眯眯地表示,一个人一辈子就结一次婚,当然不能随便凑合。

两人中午随便找了个小馆子对付一口,下午接着逛,把能想到的东西都买了,甚至糕点、糖果、茶叶都买了不少。

等回去的时候,两个自行车把挂得满满当当,何雨水两只手还拎了不少东西。

满院子的大姑娘小媳妇全都羡慕得红了眼,就算是于莉也忍不住满脸的艳羡。

老阎家以前过什么样的日子她自然知道,可后来有了鸽儿市的生意日子就舒坦多了。

饶是如此,公婆依旧抠搜节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赚的钱更是一分一厘都跟他们算得清清楚楚。

虽然顿顿能吃饱,手里也有余钱,但看着自家公婆那股子算计抠搜的模样,心底总算是不得劲儿。

如今再看看人家何雨水,虽然是嫁到乡下去,但人家何雨水调到公社教书,也是正式工,又不用跟公婆住一块儿。

易云平虽然是个农民不挣钱,可人家有个八级工的叔叔,一个月九十九块钱,以后还不都是人家两口子的?

更别说,易中海院子里还有两间屋子呢,到时候那还不是想进城就进城,想回乡下就乡下。

至于户口什么的,于莉压根没觉得这是个问题,易中海一个月那么工资,就算月月花钱吃高价粮也吃得起。

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办酒席的时间,傻柱的大厨,又另外叫了两个娴熟可靠的厨师一块儿帮忙。

傻柱的徒弟马华和刘岚也自发地过来帮忙,再加上院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都抢着帮忙。

毕竟,这可是一大爷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办喜事,大伙儿可不得表表心意?

而且,一大爷为了自己大侄子可真是下了血本,又是鱼,又是鸡,还有红烧肉、排骨,油水那叫一个足。

本来,这些东西就惹得人胃口大开,更别说还是傻柱亲自掌勺,那香味都已经飘出整条胡同了。

因为易云平和何雨水在一个院子里,所以何雨水早早起来穿戴好之后,易云平就用自行车带着她去街上转了一圈。

当然,同行的还有阎解成、阎解放、许大茂、傻柱、刘光福兄弟等院子里的年轻人。

新郎新娘,外加接亲、送亲的,前前后后一共五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前面全都挂着一朵大红花,自行车后座还绑着红布包着的包袱,被褥彩礼、嫁妆。

胡同巷子里都知道,这是易师傅的侄子结婚呢,场面大,排场足,酒席也办得好,一个个全都出来看热闹。

院子里一共摆了十桌,轧钢厂和易中海关系不错的几个师傅、副主任、主任过来凑了三桌,易云平认识的也过来凑了一桌,再有就是跟傻柱关系好的凑了一桌。

何雨水的几个关系好的同事过来凑了一桌,剩下的四桌是给院子里人坐的。

院子里大小二十多户人家,好歹百十来口子,四桌肯定是坐不下的。

不过,易忠海大手一挥,表示没上桌的不怕,等前面桌子吃完了再上一桌新的。

而且,院子里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会拿筷子的,就算一个座位,保证大伙儿都能吃得饱。

易云平则拉着何雨水开始一桌一桌地敬酒,轧钢厂这边有几个车间副主任,一个车间主任,一个食堂主任,还有采购科的副主任。

几个车间主任是看易中海的面子来,但食堂主任和采购科副主任,那可全是看易云平的面子来的。

还有一桌身份全都在那儿放着呢,街道办的王主任,居委会的姚主任,供销社的赵主任,派出所的王所长,蒋科长,许公安、丁公安,华清大学的食堂主任,红星小学的张主任,打井队的吕队长,还有王主任的侄子王东方和姚主任的外甥黄大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