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四合院:火红年代小地主 > 第二百章 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章 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吃完饭,一队不少人都在议论易云平媳妇的事情。

像易云平这个条件,别说在大队,就算在公社,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用下地干活挣的就是全工分,家里头还是砖瓦房,又有个在城里当工人的叔叔,女方嫁过来自己当家做主,不用伺候公婆。

虽说他没有兄弟姊妹帮衬,但人家小伙子活络会来事儿,跟村子里的干部都走得近,而且在城里也能办了事。

这样的小伙子,早就被周围村子里的大姑娘盯上了,远的不说,就秦家屯就有不少姑娘惦记着呢。

不少人明里暗里地打听,一个个不死心总想着不管怎么样,先相看相看,万一就跟自家姑娘对上眼了呢?

可惜,易云平要么进城了,要么忙得没时间,推了几次之后,大伙儿就都知道他的意思了。

一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老娘们,见着易云平的时候脸上笑眯眯,实则在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吐槽他呢:

哼,真以为有个在城里当工人的叔叔,自己也就是城里人了?

你叔这么稀罕你,咋不给你也弄到城里当工人呢?

明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个也不想看,那个也不想见,怎么着,还真觉得自己能娶个天仙回来啊?

这下子,看着易云平带回来的这媳妇,一个个全都闭上嘴巴不说话了。

不是不想说,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人家这媳妇,说天仙那肯定不可能,但那身形样貌,真不是村子里那些大姑娘可比的。

再一个,人家那皮肤白得就跟冬天的雪一样,走近一看,嫩得几乎能掐出水来,身上还总带着一股子香味儿。

那味道,比她们家里香胰子的味道都好闻,都说是城里姑娘才有的雪花膏。

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谁不稀罕那东西?

可她们也托人打听过了,就那么一小罐就要两三块钱呢,怕不是金子做的呢!

最关键的是,人家还是文化人,在城里头教书,如今为了易云平从城里调到公社来,而且还不是临时工,是正式工咧。

那一个月少说不得二十来块钱?

不得不说,易云平这小子是真走了狗屎运,这么好的姑娘不知道怎么就鬼迷心窍,一门心思的认定他这乡下小子。

哼,等着吧,在村子里呆上一两年,有她后悔的时候!

易云平可不管这些人想什么,他这会儿正带着媳妇去梁书记家。

同样的布兜子,同样的东西,梁书记的这一份肯定也不能少。

下午吃完饭之后,他又带着媳妇去了队长刘树家里,该有的年礼肯定一样不少。

等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两口子终于是回了家。

何雨水饿得肚子咕咕叫,易云平生了火,拿了婶子给自己准备的小铁锅,起锅烧水煮了两个鸡蛋,热了婶子给准备的两个馒头,何雨水切了一点咸菜疙瘩,冲了两碗麦乳精,端到炕桌上:

“多少垫吧点,乡下就是这样,大锅饭吃不饱人,等明年就会好多了。”

何雨水也不矫情,一边就着咸菜吃馒头,一边问:

“我们晚上做饭,要是被人举报了怎么办?”

易云平摆手笑了笑:“放心吧,不会有人举报我们的,就算举报了也没关系。”

“这两年村子里人大多吃不上饭,远的不说,二队和三队的大部队早就没粮食了,大家都是自己蛰摸吃的做饭。”

“政策归政策,但大伙儿总归是要活命的,大队部没粮食,吃不了大锅饭,总不能让大家都饿死吧?”

何雨水点点头,她在学校也听说了乡下的日子不好过,但真没想到会这么难过。

易云平一边吃馒头,一边跟她说村子里的事情:

“村子里一共四个生产大队,一队大多都姓刘,二队姓高,三队姓王,四队姓周。”

“咱们一队和四队关系一向挺好,再加上去年卖猪挣了不少钱,所以今年一队和四队都养了不少猪,大队部也能一直吃得起大锅饭。”

“二队和三队以前是姓王的说了算,今年出了事情,王书记和他的两个儿子全都被枪毙了,所以名义上二队和三队也跟一队和四队一条心……”

何雨水知道,云平不会平白无故的跟自己说这些,自己现在嫁给云平,以后会在这村子里一起生活,有些事情明白点都糊涂点好。

夜风呼啸,小小的院子里,一盏忽闪忽闪的煤油灯边,坐着两个年轻人。

微黄的灯光映照在两人脸上,让这寒冷的冬夜凭空多了几分温暖。

第二天上午,两口子刚刚起来洗漱完,就听到大队部的铃声响起,易云平提着暖壶:

“走,这是打热水的铃声,大队部一天会提供两次热水,没水了就去打点热水。”

何雨水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事情,难免感觉新鲜,跟着易云平一起去大队部打水。

这会儿打水的都是女人和孩子,见易云平领着新媳妇打水,顿时一个个笑起来。

何雨水不知道她们笑什么,一脸疑惑地看向易云平,易云平也不解释,跟着她打完水了,就准备回家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