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年代:梦入神机他开了挂 > 第194章 改革春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振东回来的第二天,赵山杏和赵振德就携家带口的来了。并且出现了两个肚子。

一个大肚子是赵振德他媳妇儿李慧娟的。一个中不溜的肚子是赵山杏的。

张桂香一看见她们两个,就替她们担心。

“小娟儿啊,这大冬天的来干什么?外面的大道多滑啊!还有山杏,你也得注点意啊!”

李慧娟和赵山杏都笑嘻嘻的,“妈,没事儿,我们都有经验!才这么远点的道,我们又是走着来的,不算什么。白天的时候我们不照样上班?”

说的也是,没听说谁怀孕了就不上班了。张桂香也知道自己是瞎操心。

“行了,你们俩都上炕上去吧,别在地上转悠了。家里这么多人,别不小心碰着肚子了。”

“妈,那我们俩就偷懒了。”

“去吧,去吧,一共也没有多少活。”

李慧娟和赵山杏都笑嘻嘻的上炕了。

她们俩上炕了,孩子们就纷纷下地了。

好几个小孩儿都在炕上玩,保不齐玩高兴了,就什么都忘了。

赵小宝提议:“走!咱们上老叔的屋里去玩!”

赵小雪说:“咱们去听老叔讲故事。”

刘国栋和赵小聪也喜欢和赵振东玩,赵振东和小孩儿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从来不急眼。

几个小孩儿都跑到赵振东的屋子里面去玩了,周小雨也和他们在一起。她老舅不让她老干活,别人就不敢指使她干活。

赵振东正在炕上眯着呢,就听见稀里呼隆的进来了一群孩子。

赵小宝和赵小雪爬上炕,晃悠他:“老叔,老叔,起来咱们讲故事玩吧!”

赵振东坐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一个不少,“好吧,咱们一个人讲一个故事,小雨是大姐,从小雨开始!”

周小雨扭扭捏捏的,“老舅,我不会讲故事。”

“不会讲故事就编一个,要不就讲你以前听过的也行。”

赵小宝和赵小雪,还有刘国栋、赵小聪就嗷嗷叫,“大姐讲一个!大姐讲一个!”

万般无奈,周小雨只好把她以前听过的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讲了出来。

周小雨说:“从前有一家,有十八个大脚丫,”

赵小宝他们一起喊:“他爸没吃够,他妈还嫌乎臭!”

哈哈哈哈,几个小孩笑得前仰后合的。

周小雨臊得小脸通红。

赵振东宣布:“好!小雨讲的故事非常好,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故事情节也不错!下面轮到赵小宝同学了!”

赵振东和孩子们在一起玩的嘻嘻哈哈的。

赵振德和刘卫军就和赵长盛,还有赵振有,坐在客厅里面的椅子上面商讨国家大事。

最近一段时间,收音机里面传出来的消息,让他们很是迷惑不解。

知青返城的事情已经有了定论,这一点他们倒是理解的,毕竟城市里面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下乡的知青,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他们都略有耳闻。

但是接下来的改革开放,建立特区事情,他们就搞不懂了。

当然不只是他们不懂,那个时候谁都不懂。

改革开放这四个字,他们是头一次听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他们更是懵懂无知。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他们所在的企业和单位,也要开始改革了,谁也不知道会改成什么样子,自己会不会受影响。

赵振德问刘卫军,“二姐夫,你们糖酒公司那样的单位怎么改啊?我们丝绸厂听说要开始实行计件工资了,以后完不成任务的要扣工资,超额完成任务的有奖金。”

扣工资和发奖金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新鲜事儿。

刘卫军说;“我们单位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我们单位的东西都是按计划来的,按计划去的。计划外的东西很少。听说三年五年的还改不了。”

赵振德叹气:“二姐夫,现在就看出来了,还是你们这样的事业单位好啊!”

刘卫军也叹气:“唉!也不一定啊,我们单位领导说了,早早晚晚的肯定会动到我们的。”

刘卫军问赵长盛:“爸,你在家总听新闻,有没有听到什么最新消息?爸,你说说,你知道新闻里面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姑爷问老丈人,老丈人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自由发挥:“这个事儿要我说,就是上面允许私人做小买卖了呗!你看看街里头,摆小摊的、卖东西的是不是越来越多了?也没有人管了?”

赵振有说:“不光是摆摊卖东西的允许了,像我和大姐夫这样专门养鸡的,以后也不用背着人了。

在早咱们怕外人知道咱们家养了多少只鸡,藏着掖着的不让别人看,以后就不用了,可以随便养,养的越多越好!”

赵长盛和赵振有说的事情,刘卫军和赵振德都明白,他们只是不知道他们工厂以后会怎么改革,心里没有底,议论议论,互相安慰而已。

现在不管在什么地方,大家伙只要一凑到一起,说的都是这些事情,各种说法都有,小道消息满天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