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客车开的太快,不长时间就到了鞠芳菲所在的学校。

汽车停在学校的操场上面。开车的司机师傅站起来,“好了,到地方了,下去吧!”

他还得返回车站,去迎接乘坐下一趟火车来报到的新生。

汽车上的人都拿着自己的东西,有秩序的下了汽车。

赵振东也拎着箱子下了汽车。

“鞠芳菲,走吧!我领你去报到。”

鞠芳菲也没寻思赵振东为什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就跟着他走了。

报到的手续很简单,交了录取通知书和户口、粮食关系的迁移证明,再拿到了分配宿舍的小纸条,就完事儿了。

“鞠芳菲,咱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吧,我一会儿带你去找宿舍。”

鞠芳菲是昨天从家里出来的,从坐上火车开始,这一路上她就心慌慌的。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来的惶恐。一顿折腾下来,现在也有些头晕晕的。

听了赵振东的话,她就点点头,说:“嗯。”

这个时候的学校,条件还是很简陋的,也没有个小花园呀,小树林呀什么的让赵振东去坐一坐。

赵振东和鞠芳菲两个人就坐在操场边树荫下面的道牙子上。

学校里面平时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单独坐在一起,基本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里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校期间搞对象,不能入党。

今天有些不一样,来送新生的家属,总不可能来了就走,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交代一下的。

赵振东他们这一溜道牙子上面就有好几伙像他们这样的,他们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子、有的是父女。

赵振东从兜里面掏出来两瓶汽水,玻璃瓶的,不太大,应该是半斤装的。

赵振东把两个瓶子在一起磕一下,打开了一瓶,递给鞠芳菲:“鞠芳菲,给你!”

鞠芳菲眨巴一下眼睛,她想说不要,但是又不太好意思,毕竟人家帮助自己这么长时间了,又是很好心的请自己喝一瓶汽水,自己要是拒绝了,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谢谢你!”

鞠芳菲把汽水瓶子接过去,小口小口的喝着。她只是有些不明白,这个两瓶汽水他刚才是从哪里拿出来的呢?

赵振东跟她解释:“这两瓶汽水是我怕自己中暑了,特意带的,没想到遇到了你,就顺便请你喝了。不必客气。”

鞠芳菲点点头,微微的笑了一笑,不说话。

大庭广众之下,两个人不好过多交流。

赵振东现在也没有把她摁倒报仇的想法。

喝完了汽水,赵振东把瓶子收起来,拎着箱子,说:“走吧,我送你去宿舍。”

学校不大,宿舍很近,就在操场对面。

“好了,就送你到这里了。你记住你的宿舍是113室了吗?”

鞠芳菲如释重负,她第一次和一个男同志走的这么近,心里还是有些顾虑的。

“谢谢你了!”

鞠芳菲送给赵振东一个笑脸。

“不用客气!”

赵振东送给她一个小纸片,上面写着赵振东三个铁钩银划的大字。赵振东的字,还是很拿得出手的。

“这是什么?”

“我叫赵振东,这是我的名字,我亲笔写的。你收好了,说不定以后我成了什么大人物,这三个字就值钱了。”

鞠芳菲笑了一下,把小纸片揣兜里了。

“再见!”

自己拎着箱子就进宿舍楼里面去了。

小倔驴子走了,赵振东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于是就溜溜达达的在学校里面转了一圈,一个男生宿舍楼,一个女生宿舍楼,一排教学楼,一个图书馆和一个体育馆,还有一个二层楼的食堂。条件还算是很不错的。

逛了一圈,赵振东就走出了学校,找了个地方把自行车拿出来了,骑上去,晃晃悠悠的顺着高尔基路就回了市区。

滨海市的高尔基路,全长四公里,是市内的一条主要街道。道路两侧杨柳依依、风景如画。

这一带是滨海市最主要的居民区,居住的人口达到了,整个城市居民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交通十分便利,距离青泥洼桥和天津街、火车站都很近。

高尔基路沿途分成好几段,分属不同的街道管辖。

白云街道管辖的居民区,范围相当大,一片片瓦房、一座座小院,无边无沿的。

赵振东骑着自行车到了这里的时候,就看见了坐在街口大树底下的一群小老太太。

赵振东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自行车走过去,“大娘,你们好啊!”

老太太们一瞅,哎呦,这个小伙子可不赖。长得好看不说,还有礼貌。

“小伙子,你到我们这里找谁呀?”

“大娘,我想在这里租一间房子。”

“租房子啊!”

一个老太太站起来了,“小伙子,你为什么要租房子啊?”

赵振东估计这个老太太不是居委会的就是家里有房子的。

“大娘,我是外地来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准备在这里做一些小生意。”

“个体户啊?那你得有户口本什么的才行。”

“大娘,我没带户口本,我有我们当地的介绍信。”

老太太说:“有介绍信也行,就是不知道你想租什么样的房子。你几个人住啊?是租好一点的,还是能住人的就行?”

赵振东说:“大娘,我想租一个大一点的,独门独院的。我做买卖需要有一个放东西的仓库。”

老太太说:“那没有!独门独院的租出去,人家自己不住了?睡大街啊?”

“那我要是买呢?有没有那样独门独院的?”

老太太上下打量了赵振东一番。

小伙子有自行车,手腕上面还戴着手表,衣服裤子也都是好料子,脚上的小白鞋也挺白。像是一个能买得起房子的人。

“小伙子,那样的房子可不便宜啊!没有个五七八百的可下不来!”

赵振东说:“大娘,没关系的,我做买卖主要是为了能把我们生产队的山货卖出去。我们小队和大队都支持我。

大娘,麻烦您老人家了!您领我去看一下吧!好不好?”

“好!”

老太太被赵振东两句小话给说的心软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