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用户2544747734的新书 > 第198章 鬼都喜欢红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臣们很少见到黄台吉在朝堂上乐得哈哈大笑的场景,虽然大家现在没看《山海经》,但见黄台吉乐得大笑,就知道《山海经》里的插图与福临说得无二,不过,看不看《山海经》不重要,《山海经》里面的鬼喜欢什么颜色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配合皇上的情绪,所以,大家都跟着皇上哈哈大笑起来。

《山海经》里插图中那些鬼怪为什么喜欢红色?其实那是因为以前的插图用的颜料色彩比较单一,如果满本书里的插图用的都是灰暗的颜色就没有那么夺人眼球,用一些鲜艳的红色,必定会为插图增光添彩,所以,插图能用红色就尽量用红色而已。

黄台吉笑够了,对福临大加赞赏,好!福临看书如此认真,实属不易!福临得到父皇的口头表扬,心里也乐得开了花,人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跟着林月混,林月传授的各种知识点,真的比福临读十年书还管用。

刘圣这时却对皇上施礼,说微臣也认为紫禁城不宜建沼气池。

杜文一听,原本沮丧的脸上出现惊异的表情,他刚才竭力反对刘圣,没想到刘圣在紫禁城是否建沼气池的问题上居然是自己的知音!

黄台吉一听,得,紫禁城是否建沼气池的问题又回来了,赶紧收敛住脸上的笑,问刘圣,爱卿有何说法?刘圣说,紫禁城不宜建沼气池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讲究的文化是融合凝聚,龙脉是融合凝聚的根本。紫禁城是历代国都,紫禁城是大清国的龙脉,建沼气池需要挖深坑,挖深坑就必定触动龙脉,连民间的老百姓都知道,龙脉是不能动的,动了龙脉必定有灾祸发生。刘圣原本想说,动了龙脉就等于灭了帝王,但这话他不敢说,只好说会有灾祸发生。

黄台吉一听建沼气池要挖深坑,挖深坑必定会触动龙脉,触动龙脉的后果皇上比刘圣更加看重,因为皇上就代表着龙脉,龙脉也是皇上的根基,这是不需要讨论的底线。

黄台吉惊愕的瞪大眼睛,他没有想到建沼气池会触动龙脉,就赶紧点头,表示赞同刘圣的说法。

刘圣继续说,第二的理由是,即或建起了沼气池,但沼气池产气用气和管理是一门专业技术,而沼气公司是以前京城巴子丐帮的人,那些人为了管理沼气池就必定会在紫禁城里晃来晃去,对紫禁城的安全保卫带来很大困难和隐患。

刘圣话一说完,黄台吉更加愕然,仿佛看见很多乞丐在皇宫里走来走去的身影,所有的大臣全都叽叽喳喳议论起来,特别是负责紫禁城安全保卫工作的大内侍卫王福成更是忍耐不住,一步上前,向黄台吉施礼,刘大人说得极是,京师安保,皇宫安保,尤其是皇上本人的安全,是皇权稳定最关键的保障,恳请皇上千万不要疏忽。

所有大臣都齐声大喊,恳请皇上千万不要疏忽!

紫禁城动龙脉的事,紫禁城安全保卫的事,这是紫禁城的大忌,岂能在朝堂上讨论?黄台吉当即向大臣们压压手,朕知道其中的厉害了,以后谁也不要再提紫禁城建沼气池的事情,谁再提格杀勿论!

大臣们默然,全都腹诽,这不是你自己刚才心血来潮提出的问题吗?你自己提出的问题被大臣反驳,现在却说谁再提就格杀勿论!唉,只许皇上放火,不许别人点灯,没地说理去。

福临散朝后将这事讲给林月听,林月倒是吓了一跳,好在皇上及时采纳了刘圣的说法,否则皇上心血来潮,要求紫禁城也建沼气池的话,林月不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风险,想想都后怕。

黄台吉看向刘圣,满眼都是信赖,对刘圣说,爱卿继续。

刘圣这才想起刚才调研禀报还没禀报完,这才拿出从林家农场实验地里掐下来的麦穗,将两种不同的麦穗呈送给皇上,再将用纸包着的两小包麦粒呈上。

刘圣说,这两捆麦穗和两包麦粒,一种是施的一般农家肥,一种是施的沼肥,施一般农家肥的麦穗,每穗只有三十多粒,但施了沼肥的麦穗,每穗却有四十多粒,据农人们和顺天府管农业的官员初步测算,施了沼肥的麦子比施一般农家肥的麦子至少能增加两成的产量。

黄台吉一边听着刘圣的禀报,一边观察着两种不同的麦穗,一会儿看看麦穗,一会儿又看看那两堆麦粒,李公公赶紧上前帮忙,将两种不同的麦穗都揉搓出了麦粒,再将麦粒分成两堆堆放在黄台吉御桌上,李公公认真数数麦粒,将麦粒数量呈报给黄台吉,两种麦穗的麦粒数量果真不一样,不仅数量有别,就连麦粒每粒饱满程度都有明显差别。

黄台吉眼里盯着麦粒,面部表情很凝重。

粮食问题一直是大清国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年代影响粮食产量的问题很多,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不够吃,灾难性气候,会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连年战乱,导致粮食比金银珍贵,甚至官吏腐败,皇上瞎指挥等等,都是导致粮食危机的问题,沼肥能增加粮食产量,这样的功绩不是一般的功绩,对于黄台吉来说,这是国计民生的功绩。无粮不稳的道理,不是林月前世才有的说法,而是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下至老百姓,上至皇上都信奉的真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