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普通人的另类生活 > 第30章 保卫黄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身上穿着朴实的军装...”王副团长浑厚的声音从电视机里传来。

“咦?是新歌吗?以前没听过。”

刘父跟着歌声打起拍子,他这个年龄段正是喜欢这些歌的时候,就算高冉没打电话通知,刘家也会看文化团评比。

一家不圆万家圆,军人牺牲自己戎守岗位,为每一个华夏公民带来幸福稳定的生活,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刘父跟着电视轻哼,末了看了眼刘称欣,道:“‘为了国家安宁,我们握紧手中枪’这歌写的好,要不是我年纪大了,一定参军扛枪,保家卫国。”

‘那你就去呗,看我干啥?’刘称欣移开视线,暗暗想道:‘没想到老刘嗓音还挺好,唱出一股沧桑感。’

过了一阵,主持人报幕:“下面这首合唱来自金陵文化团,词曲由华龙传媒天才音乐人赵书瑞最新谱写。”

赵书瑞是华夏第一娱乐公司,华龙传媒的公子,所以主持人报了出来,多少得给点面子嘛,否则像王副团长唱的《咱当兵的人》,连是不是新歌都没提,更别提作者了。

刘父笑道:“又是一首新歌,今年的节目过瘾啊。”

‘还真是冤家路窄,我就不信你能超过《保卫黄河》’刘称欣不屑地想道,赵书瑞可是名列他仇人小本本的首位。

刘称欣强忍恶心听完,问道:“老刘,这首怎么样?”

“怎么说呢,气势不太够,有点软绵绵的。”

刘称欣竖了个拇指,老刘有点东西啊。

不管这首歌究竟是赵书瑞自己写的,还是华龙旗下创作人共同创作的,他们都没经历过战火纷飞的乱世,也没有铁血的军旅生涯,不能说和平年代做不出好的主旋律歌曲,但很难是肯定的。

刘父瞄了眼刘称欣:“你得意什么?再差也比你写的那几首歌强多了。”

在他的印象里,刘称欣一共写了三首歌,分别是《贺新谣》、《不想长大》、《外婆桥》。

刘称欣翻了个白眼:“老刘,你说话得讲良心,我那些歌哪个不是经典中的经典,写新年的,写年少初恋的,回忆校园生活的,甚至还有童谣,就是主旋律歌曲也有不少。”

刘父嗤笑一声,往嘴里扔了块糖:“是吗?你写了这么多,我怎么没在电视上看到?”

刘称欣有点尴尬,他抄来的那些歌,除了被人偷走的,好像还真没正式发布过,哎,不对,刚才就有一首来着。

刘如意不高兴了,抱着刘称欣胳膊道:“我哥最厉害了,一定是你们不懂得欣赏。”

“还是我的小棉袄好。”

刘父怒道:“我的!”

刘称欣没嘞他,眉开眼笑地在如意脸蛋上掐了一把,道:“以前是没有,今天以后就...”

没等他说完,就轮到刘父不嘞他了:“《保卫黄河》?这首我也没听过,又是新歌?”

刚刚主持人报幕:“由京师文化团带来合唱《保卫黄河》。”

刘称欣小声嘀咕道:“终于来了。”

如意看了他一眼,想到什么,眼神亮晶晶地盯着电视。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牛羊一般任人宰割?...”和其他歌曲不同,首先是王副团长的朗诵。

因为领先于世界,繁荣富有为外族所羡慕,故而华夏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外族侵略史,从有记载的商朝开始,妇好(音:紫)击退雅利安人、周朝的犬戎、秦汉的匈奴。

待到近现代外最黑暗凄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羯、匈奴、鲜卑、氐、羌趁乱反叛。

大抵是太惨了,这段在历史书上只简单的一笔带过,远没有描述出汉人近乎绝种的残酷。

五胡劫掠中原,视汉人不如犬豕,男人无论老少一律杀光,少女则沦为军粮。

如果吃不了,又不想放人怎么办?八千少女侍虾蟹,易水断流怒鲜卑!

之后隋唐时期的突厥,宋朝的契丹、女真和蒙古,明朝的倭寇和女真以及近现代的八国联军和棒国。

华夏民族早已总结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结论,但他们善良朴实,一次次原谅帮助外族。

当华夏强盛时,外族卑躬屈膝,归附讨好;孱弱时,它们又恶狠狠地扑上来撕咬啃食。

不说别的,就倭国和棒国,自古以来,它们一直奉华夏为宗主国,以汉文化为荣,它们弱小时,华夏提供的帮助并不少,结果呢?

它们强大了,趁老父亲身患重病,第一个上来反咬一口。

反咬就罢了,不知出于暴发户心态,还是长久卑躬屈膝想要找回优越感,抑或本性中的残忍,他们没拿华夏人当人看,与古之蛮夷五胡没太大区别。

就是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五千年传承却从未断绝,哪怕被外族超越奴役,华夏人依旧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复兴乃至超越,不得不说生为华夏人应该是骄傲的。

别的刘称欣不管,小鬼子绝对不可原谅,他没这个资格,华夏人都没这个资格,那是先辈们的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