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郑在许途 > 第169章 尘埃落定的康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动作旨在评估我们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以及基本运动能力。

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大家都尽力展示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接下来便是万众瞩目的面试环节,只见五六位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的面试官端坐在桌后,而包括我在内的十几名应聘者则略显紧张地坐在他们的对面。

这些面试官们大多身着统一的蓝色马甲,留着干净利落的寸头,一看便知是厂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

后来我才得知,原来这次负责招聘的竟然都是各个组的组长和课长!

直到正式上岗之后,我才逐渐了解到一个“行业机密”:每年六月通常是康康电子厂加足马力、全力以赴生产新产品的关键时期,不管进度快慢与否,都会逐步迈入繁忙且充实的生产旺季。

由于之前淡季时流失了大量劳动力,现在急需尽快补齐空缺岗位,于是乎,我恰好赶上了康康电子厂大规模招工的热潮。

此时此刻,每个部门都如同参与一场激烈无比的“抢人大战”一般,谁能抢先一步招揽足够多的人手并完成团队整合,谁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抢占先机——毕竟,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并且由于过年期间疫情封控长达四十九天,导致今年人力相较于往年少了很多,而且生产排配也积压了不少。

我入职之后几经辗转,最后被安排到表面一厂支援。当时车间里的老员工寥寥无几,只有两三个人,就连两个领班都是从其他部门临时借来带领团队的。

甚至领班们也需要私下学习如何操作机器和调试设备。而像我们这样的新员工却足足有三十多个,而今年最早入职的一批员工也是五月份才来上班的。

如此众多的新人使得老带新模式变得异常艰难,大家都感到非常疲惫。

这些事儿当时的我并不知晓,但正是因为如此,我进入康康公司竟异常顺利,毫无波澜地便通过了面试环节。

要知道,当时我自认为面试时表现糟糕透顶——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轻松过关,仿佛只要不存在明显缺陷,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这场面试。

当我坐在等候领取厂牌的区域稍作休憩时,望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一百多人,仍然沉浸在震惊之中尚未缓过神来。

整个过程竟是这般容易,简单到令我心生忐忑。

分发完厂牌之后顺便拿到了分配宿舍的房间号,挺幸运的分配到了长盛广场的宿舍,这是离康康电子厂最近的宿舍。

记得曾经有一次找工作时,公司安排我入住位于新郑的莆田物流园内的员工宿舍。尽管每天都会有专门的校车负责接送,但当我仔细计算了一下单程所需的时间后,竟然长达四十五分钟!这让我立刻下定决心放弃这份工作。

车子将我带到了一个偏僻荒凉、远离市区的物流园中。那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正好赶上了当天的最后一班车。

由于班车返回需要等到第二天,所以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如果要等待班车第二天回去,并进入园区缴纳押金领取一间宿舍,次日再办理退房手续并乘坐班车离开。

这样一来实在太过繁琐复杂,于是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我决定等待十几分钟,与其他五六位也打算“逃离”这里的人一起拖着行李,步行走过三个十字路口,最终成功搭上了返回市区的公交车。

那一次离入职康康就那么的无疾而终了。

这一次,我大概能咬牙坚持工作长达半年之久!原因无他,只是沉重的债务压得我无法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

巧的是,这天恰好是星期五,按照通知,我可以享受一个难得的双休假期,而下周一才需要前往招募中心报到。完成报到后,我们将集体接受培训。

趁着这宝贵的两天休息日,我赶紧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并补充一些必需的洗漱用品。此外,我还特意找了一家眼镜店,花费两百多元配了一副新眼镜。

经过验光检查,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近视到一百七十多度,而且左眼还伴有散光。

想来,这应该归咎于我长期熬夜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总是向右侧卧着看手机,右眼眯起、左眼睁大。

长时间这样做导致我头痛眼酸,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流眼泪。久而久之,近视度数不断攀升,左眼也出现了散光问题。

如今,每当阳光直射时,我的眼睛几乎难以睁开。

更糟糕的是,最近三年拍摄照片时,我总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实在是不忍直视。

在过去的两天里,我亲眼目睹了同宿舍的人数从满满当当到只剩下三个。看着他们中的一些人纷纷逃离,我的内心也不禁产生了一丝动摇和不安。

于是,我也开始在网上寻找自己心仪的工作,但结果却让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是该庆幸自己没有找到下一份工作呢,还是该为找不到新工作而感到难过。

然而,随着周一的到来,我需要去参加培训课程,那些胡乱猜测和焦虑的思绪逐渐平静下来。

或许这也是一种解脱吧,至少现在我可以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不再被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困扰。

清晨八点,阳光洒在地面上,我们准时集合。一百多人组成的方阵整齐排列,气势恢宏。接着,大家分成两列队伍有序地登上了 A12 的四楼大会议室。

一进入会议室,强劲的冷气扑面而来,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股凉意仿佛要穿透衣服,渗入骨髓,使得我甚至有一种即将感冒的感觉。我无奈地靠在柔软的椅背上,试图用身体的余温来抵御这份寒冷。

这时,讲师走上讲台,开始宣导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历程。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激情,通过精彩的讲解将公司从无到有的艰辛创业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