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廷的波云诡谲,动荡不安,与六禾村都没有关系。

毕竟这里只是一个边远偏僻的小村庄。

这一年,笙宝七岁,已经是学了两年多医术的成熟小大夫了。

只是笙宝的病患有那么点儿与众不同。

“剪刀。”

笙宝伸手。

韩野翻着白眼却熟练的把小剪刀放在笙宝手上。

已经是第不知道多少次了,韩野还是不能理解。

这只野鸡,明明一会都要宰了吃,笙宝为什么还要给它治伤?

笙宝熟练的给野鸡处理了伤口,让大平抱着野鸡一起走。

几人回到元家,二郎从外头跑回来,后背还背着篮筐,“爷奶,二婶,回来啦!”

“什么回来啦?”元老头一时没明白二孙子说的什么意思。

芹娘一下从廊檐下站起来,丢了手里的针线急匆匆走过来,“是我弟弟回来了?”

二郎连连点头,“回来了,二婶,我们县新来的县令,我今天在街上卖菜碰上了思鱼,思鱼先骑马来的,说大人他们还有两日就到。”

“县老爷!我的天老爷,县老爷是我们家亲戚啦!”张氏惊呼,抓着元老大的手不禁用力,元老大疼得一下甩开张氏,个憨婆娘!

芹娘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心里理解是一回事,但时间一过就是两年,说不担忧那是假的。

元家没有关系也没有能力,外面的事情探听不到,就是韩家那边也探听不到多少。

他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甚至为了不节外生枝,当初冯齐留下的五百两银子,元家人都没动过一分。

给笙宝打的这套银针,是元家人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好在,上一任丰定县县令走后,顶上县令空缺的县丞大人没有再收入城费,这两年二郎又能带着三郎四郎进城卖菜蔬。

芹娘的病完全好了,手艺又精进不少,每个月都能接一些绣活来做,也有一些进项。

陈玉竹这边,每年都会在元大郎山地药材成熟的时候带着家里人去采摘,再炮制出来拿到县城药铺去也是一个进项。

随着笙宝长大,元家的菜蔬也比前两年长得更好,元老太就让元老头带着家里人又开了两块荒地,划拉了两块中等地来种菜,因此元家每天都能进城卖菜蔬,家里和韩家也能天天吃上新鲜菜。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元家这两年的粮食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按照元老太记得数来算,他们家现在粮食的产出比小孙女出生前足足增长了快两番

六禾村其他人家,就是粮食产出最低的那家也比七年前多了一番。

韩老爷运到其他地方的种子以及他们送到岳家种的那些,这两年也能稳定增长半番的样子。

六禾村的小伙姑娘这两年都成了香饽饽。

除了元家的孩子。

也不能说元家的孩子不是香饽饽。

就是元老二这个一心卖菜的不想成亲。

他一耽搁,底下的弟弟们全跟着耽搁下来。

气得张氏隔三差五就看这个儿子不顺眼,要把元二郎丢出去自生自灭的话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

笙宝和韩野带着野鸡回家,人小鬼大的胖坨一眼就看见了,高兴地冲到小姑姑脚边,还没说话,哈喇子就流了出来。

“嘟嘟,鸡,漏漏,抱。”(姑姑,鸡,肉肉,抱。)

胖坨张开手,他要把鸡抱去给奶奶杀。

笙宝牵住胖坨的小手往里走,“你等一下,小鸡要养养伤,养好了再吃。”做个讲究人。

张氏已经上前高兴地从大平手里接过野鸡,就因为笙宝新添的毛病,家里新添了一批杂种鸡。

就是野鸡和家鸡那啥那啥生出来的蛋,蛋孵了一批小鸡。

凶得不得了,最爱互啄各种扑腾乱飞,没有野鸡那么野,和家鸡的乖巧一比就是一群熊孩子。

当然这些鸡的味道是不错的,比起野鸡的柴多了一分恰到好处的肉感。

元家吃了一些,给韩家送了两只,也拿了一些去县城卖,吃过的人基本都会再回来找。

话再说到眼前,张氏抱着鸡高兴的和韩野道:“小少爷,回头我们家杀鸡来吃啊。”

韩野点头,“大伯母还要贴饼子。”

“贴贴贴,一定多多贴饼子。”张氏乐得很,这小少爷就喜欢吃鸡汤泡饼子,肉倒是不吃两口,这般金贵又省嘴的小少爷让她怎么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