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的疑问来自于苏希武和钱浩的关系,他知道钱浩是苏希武的亲信,钱浩基本上可以认定和军统有关系,要么是被军统收买,要么就是军统的人。

而苏希武知不知道这一点呢,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岩井雄一想听听苏希武的解释,从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如果苏希武真的知道,那么这个人就不能相信了。

苏希武知道岩井雄一何等聪明的人,否则不会在现在的位置上,而且马上要升任总领事了,现任总领事已经回本土上任去了,岩井雄一实际上在主持总领事馆的工作,他必定知道自己的来意。

苏希武并没有马上切入主题,而是从提包中拿出一个装饰精美的檀木盒子,放在岩井雄一的办公桌上,笑着说道:

“我最近得到一个好东西,听说你马上要升任总领事了,特地把它送给你,你打开看看,我保证你一定喜欢。”

“哦,是吗?那我倒要好好看看。”

岩井雄一扬起双眉,颇为期待地说道,他知道苏希武的品位很高,这件东西应该是好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檀木盒盖,一方古朴的砚台映入眼帘,正是袁野送给苏希武的那方紫金古砚。

他很小心把古砚从盒中拿出,用放大镜一寸寸地仔细查看,当看到古砚背面的铭文时,特别是看到“元章”二字时,不禁大吃一惊说道:

“元章?这难道真得是米芾的《紫金帖》中所说的紫金古砚吗?”

袁野一听,也是吃了一惊,原来苏希武把自己送给他的紫金古砚送给了岩井雄一,他不惜忍痛割爱,看来这次苏希武所图甚大。

苏希武很得意地点点头,奉承道:

“岩井兄果然慧眼识珠,一眼就被你看出来。”

岩井雄一兴奋地说道:

“我初看时就有些怀疑,当看到元章二字时,就确信无疑了。这可是稀世之宝啊!”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接着又好奇地问道:

“希武,这方紫金古砚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苏希武看到岩井雄一对这方古砚的欢喜溢于言表,虽然是在预期之中,自己也是非常高兴,说道:

“这是我在一个收藏家家里看到的,据他说是从米芾的后人那里重金购得,我是爱不释手,想必当年苏东坡看到这方古砚时的心情是一样的,他不仅不归还古砚给米芾,竟然想把它陪自己入土,我其实是非常理解的。

所以我也是逼着他非卖给我不可,他起初不同意,我前后上了他家三次,刘备三顾茅庐也不过如此。

我一片诚心打动了他,他也是无奈,最后忍痛割爱卖给了我,当然我也没有让他吃亏,也让他赚了不少钱。”

苏希武说完大笑不已,岩井雄一也是哈哈大笑。

袁野心想,苏希武还真TM有一套,编出这个故事来,倒是抬高了自己不少身价。

真是不服不行,显然岩井雄一还真吃他这一套,而且深信不疑,愈发觉得这份礼物的贵重。

其实是自己花了500元法币捡漏来的,苏希武甚至是一分钱都没花,不过这方紫金古砚真是个宝贝,倒也不假。

岩井雄一很是开心,他收藏了不少中国古代的砚台,还有许多书画精品。

但是这方紫金古砚,它身上浸染的历史人文气息,和它的传奇经历,在他的收藏中可谓是独一无二的,何况米芾苏轼这两个人也是他最喜欢的宋代书画家之一。

苏希武送过他不少好东西,但迄今为止,这件东西无疑是最珍贵的,也是他最喜爱的。

岩井雄一喜笑颜开,对苏希武说道:

“希武,真是太感谢你了,送我这么珍贵的礼物。”

“哪里哪里,俗话说得好,红粉赠佳人,宝剑赠英雄,这方古砚送给岩井兄这样的书法家,才真正是物归其所。”

苏希武的话让岩井雄一心花怒放,十分受用。

他少年时来到中国,就读于日本外务省资助开办的东亚同文学校,深深喜欢上中国书法,潜心钻研书法十数年,工作即使再忙,也要抽时间勤练不辍,对自己的书法水平自视甚高。

苏希武也爱好书法,但是在岩井雄一看来,虽然他的水平也很不错,和自己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所以苏希武称他为书法家,他也并不觉得是吹捧,他也看过中国以及日本本土不少书法家的作品,他认为有一些作品名不副实,未必有自己的好,能令他钦佩的少之又少,他渴望能看到真正高水平的作品。

苏希武自然对他这一点是非常了解的,这也是他带袁野来的主要原因。

岩井雄一也就不客气地说道:

“希武,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那方紫金古砚放入檀木盒中,盖上盒盖,把它放入了抽屉中。

心想,等有空了,好好仔细地鉴赏一番,将是一番何等的乐趣。

苏希武看着岩井雄一做完这一切,心想,看来赠送这方紫金石砚,已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效果,甚至觉得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大,现在是该说正题的时候了。

苏希武说道:

“岩井兄,我这次来,除了祝贺你马上升任总领事馆总领事外,其实还有一件事想和你说一下。”

“是不是有关刺杀案的事?”

岩井雄一很亲切地说道。

“是的,想必你也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了,我遇到了一些麻烦。”

“什么麻烦?”

岩井雄一明知故问。

苏希武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件刺杀案发生时,我正在南京,我原以为这件事情与我无关,谁知等我回到上海,了解到详情,才知道钱浩参与了这件刺杀案。

这个钱浩,我当市长时曾提拔过他,他经常往我办公室里跑,所以外人都以为他是我的亲信,其实也就是走得近而已,并不是别人那样想的,就是比较熟悉而已。

他一涉案,加上我本来就与傅全庵有矛盾,这都是明面上的事,马上就有许多流言蜚语出来,认为他是我指使的,整个刺杀案是我策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