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事情已经差不多,老朱正准备散朝。

李善长却是突然出班奏事。

“启禀皇上,臣有奏!”

“准奏!”老朱一抬手。

李善长郑重叩首,递上一份折子。

“臣今年已六十有五,蒙皇上错爱,重用臣,追随皇上数十年。”

“而今已逾花甲,朝中事务愈发感到力不从心了!”

“人老了,也想着叶落归根!请皇上准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呐!”

一番话说的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杨鸣心中正暗暗思忖先前的事情。

刚才百官弹劾他的一幕发生的太快,而且老朱与朱标处理的也是极快,都来不及他开口自辩。

让杨鸣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儿。

听到李善长的话,也是侧目看向李善长。

虽然面容看起来有些苍老,但面色红润,至少能活十年的那种。

不过,历史中李善长应该就是在此时告老的吗?

算了算了,不想了,反正他又不记得。

是与不是都没关系,反正与他无关,等到时候被胡惟庸连着一块儿砍了,也伤不到他一根毫毛。

就是不知老朱会怎么说?

老朱听着李善长的话,看着两鬓斑白的李善长,心中也是感慨良多。

那时他还不过刚刚占据了滁州,那时正年富力强的李善长上门拜见,自此便一直留在身边。

他称吴王时,李善长便因功被封为右相国。

开国之后,更是成为了大明宰相,韩国公。

一转眼,也是二三十年过去了。

他能有今日,李善长不可谓不劳苦功高。

不过随着李善长手中地权势越来越大,逐渐有着结党之势,他强势丢出了刘伯温的浙东党与之相争。

如今面对李善长再次请辞,老朱知道,无论如何,这朝堂里是不能再留李善长了。

他才刚刚以一手倭国银矿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们拉到太子麾下,怎能放任其继续在朝堂之上?

但乍然离别,还是有着几分难过。

“善长,咱记得,你今年才六十三吧?还年轻着,要不再干两年?咱一定放你风光回乡!”

老朱并未叫李善长的爵位官职,而是直呼其名。

李善长心中微动,一脸的感动。

但他知道,自己如今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朝堂之上了。

不趁着朝局还算稳定告老,两年后还不知道他能不能囫囵着回去。

但他也能感受到老朱对他的器重和不舍,对着老朱重重叩首行礼,

“臣多谢上位惦念!不过臣今年当真已经六十有五了,实在不堪皇上犬马之用,还望上位念在臣昔日的苦劳上,放臣还乡吧!”

其实李善长今年的确六十三岁,但在朝堂上,皇上眼下明显有了新的人选,他继续再待下去,必定会大祸临头。

一声上位,却是唤到了老朱心眼子里去了。

最终老朱重重叹息一声,“罢了罢了!既然你执意请辞告老,咱,准了!”

“臣,多谢皇上天恩!”

李善长感激涕零地叩了个头。

这声谢恩,他是真心实意的。

因为多年的相处,他知道老朱是个什么样的人。

上个月德庆侯廖永忠为什么会突然暴毙,满门抄斩?

无非是昔日皇上建国之时,命廖永忠去迎接的小明王来应天登基,结果半道上小明王掉水里死了。

幕后主使不用说,也知道是谁。

如今大明基本平定天下,正是百废待兴之际,皇上怎会让自己的声望存在污点?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上会突然干掉德庆候,但想来也是蓄谋已久了。

李善长知道,像他这样为皇上干过更多更脏事情的人,越是身居高位,越是难有善终。

尤其是这两年,皇上一直用他与浙东党的刘伯温对衡,他知道皇上的目的,但也是真心的累。

今日朝堂之上请辞,终于,皇上肯放过自己了。

试问,他如何能不感激涕零?

而李善长身边跪着的胡惟庸,在听到皇上准李善长告老之后,眼眸中顿时折射出狂热的光芒。

老朱看着李善长思忖片刻,问道:“那你走后,谁人可当左相之治?”

胡惟庸顿时神色一紧,忙将脑袋深深埋下。

李善长看了身边的胡惟庸一眼,便对老朱道:“臣以为御史中丞刘伯温可担此任!”

老朱想了想,道:“诚意伯连日告病,想来身子也不好,先让他在家里休养休养。”

李善长转头看向一旁的徐达,又道:“臣以为中书省右相魏国公徐达可堪此任!”

不待老朱开口,徐达便已是连忙出列,“皇上,臣不过一介武夫罢了,安得此任!而且,如今倭国东征在即,臣不亲自盯着,有些不放心啊!”

老朱微微点头,“天德说的也是!”

随后看向李善长身边的胡惟庸问道:“善长以为胡惟庸如何啊?”

胡惟庸顿时浑身一紧,他能不能当上大明宰相,就看李善长的回答了。

不过想到李善长是自己拜的恩师,心中又是放心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