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文就是生活的调节剂,就是为了快乐。

如果过程中有任何不适,立马划走,不要上升作者,更不要提及家人,毕竟你也有父母亲人,将心比心。

礼貌看文,小白作者,可以提意见但是别骂,本来上班上学就够烦躁了,不要再给自己增加负担。

文明你我他,人人有责。

有私设,不是严格按照那个年代写的,本人没经历过那个时段,说实话真要原原本本的写出来不可能。

看文快乐哦,希望大家不管喜不喜欢都开心每一天。

正文开始。)

地星,海市,御景小区。

“叮铃铃,叮铃铃 …”

铃声吵醒了床上正在熟睡的人。

夏天早晨的阳光照在卧室里,斑驳的光线刺的人睁不开眼。

只见一只白的晃眼的胳膊从被窝里伸出,摸索着取过床头的手机,闭着眼,带着怒气接通。

“喂,谁啊。”

赵唯一昨晚加急赶工作项目,凌晨5点多才睡,还没睡多久呢,就被电话铃声吵醒。

记得睡觉前她给助理发过消息,让他中午之前别打扰她,到底是谁在打电话。

“赵总,我是商超的负责人小刘。”

电话那头传来忐忑的声音,小刘想不会不给尾款吧,不应该啊。

“哦,对不起啊,没看清是你的来电,是商超出什么问题吗?”

小刘一听高兴到“没事没事,商超完工了。

都是按照你的要求装修的,各种证件也置办齐全,您可以投入使用。

就是尾款需要结算一下,这样我们都安心。”

赵唯一听到这个消息瞬间清醒,从床上坐起来。

赶忙回道,“好的,我下午去验收,如果没问题,尾款马上打给你们。”

“那就谢谢赵总了,下午两点我和总建筑师、工程设计师一起在商超顶楼办公室门口等你。”

赵唯一答应下来,挂了电话。

下床拉上一半的窗帘,继续躺回去,却高兴的睡不着。

享受这短暂的安宁,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像是在妈妈的怀抱。

渐渐放空思绪,又想起一些往事 。

赵唯一今年26岁,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跳级完成学业。

毕业于米国的顶尖大学,获得了法学和金融管理双学位博士。

因其出色的能力,毕业后直接在朋友家的跨国集团工作。

后来家里出事,就回国在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到现在已经有几年了。

这个装修好的商超,是她父母在她22岁生日时过户给她的,同时也是对她博士毕业的祝贺礼物。

说到父母就不得不提他们,还有自己为什么出国后又回国和回国的这几年。

赵唯一和父母关系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他们年轻时候的经历、对原生家庭的无力和一路打拼的不易赵唯一都知道。

对于父亲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赵唯一很是心疼,始终想不明白怎么会有那么狠的父母。

父亲出身农村,是家里的长子。

奶奶怀孕时村里的神婆每次看到她,都会指着她的肚子说她怀的是个扫把星。

奶奶不相信,因为两人以前有过矛盾。自然认为神婆是故意的,就是为了让她在婆家不好过。

但当时确实很奇怪。

爷爷在奶奶快生的时候干活摔断了腿。

奶奶生父亲的时候也很突然,摔倒在家,导致大出血,差点没救回来。

还好邻居发现及时,把她送进了医院。当时医生说奶奶再怀孕会变得很困难。

在那个年代,农村里面生一个会被人看不起,在婆家也难抬起头。

奶奶怕邻居回村说闲话,听完就对着医生破口大骂,非说他是庸医,在医院大闹了一场。

从那时起,心里就开始埋怨父亲。

刚生产完回到家的时候,身边没人帮忙,又要伺候摔断腿的爷爷。

奶奶做饭时不小心把房子给点着了,人没事却让本不富裕的家里雪上加霜。

后来好不容易盖好房子,顺应时代的发展在镇上做些小买卖,生活才好了一些。

还没高兴几天,家里又经历了一次盗窃。

爷爷奶奶从此就对父亲是个扫把星深信不疑,越来越讨厌他,将所有的不幸都怪罪在他身上。

干不完的活,吃不饱的饭。平常基本无视,不高兴了就又打又骂。

直到7年后意外怀了老二,爷爷奶奶的注意力被转移,父亲日子才好过一点。

在父亲的叙述中,他能读书是因为义务教育。

当时村里的小孩都去上学,爷爷奶奶不想在村子里丢脸,才勉强答应他读小学。

刚开始去他跟不上,还闹了不少笑话,以至于同学们都不爱带他玩。

他的童年没有得到过一丝温暖,在学校只能通过埋头苦学麻痹自己。

在家则是免费保姆,老两口将满腔爱意给老二,省吃俭用,什么都给他最好的。

可惜小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为了让他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就让父亲义务教育之后继续读书。

不过他读书的同时也要干活,学费和生活费要靠他自己的奖学金和打零工,有多余的钱还要给弟弟零花。

父亲很是争气,在这样的条件下,硬是考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同母亲在校园相遇。

母亲是家里的独生女,尽管早产身体不好,外公外婆却很疼爱这个唯一的女儿。

外公外婆都是大学教授,将母亲教导的很优秀。除了学习,还精通琴棋书画,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在父母的讲述中,两人是一见钟情,暗恋成真。

父亲是外公的学生,知道父亲的家庭情况后,外公外婆并没有嫌弃他的出身。

两人开明地同意了他们谈对象,还给了他从没享受过的父爱母爱。

可惜外婆在母亲22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外公受不了没有外婆的日子,将母亲托付给父亲,跟着外婆去了。

两人毕业准备领证时,父亲带母亲回了老家。

爷爷奶奶听母亲说她是个孤儿,看她柔柔弱弱的样子,就知道是个不能干活且不好生养的。

又听到母亲是个高学历的姑娘,害怕一直以来听话、好欺压的父亲脱离掌控,以后不会帮助小儿子,死活不同意两人的婚事,还偷偷摸摸将家里的户口本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