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一人撑起一家世界级重点学校 > 第109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百日誓师大会的余波仍在江北实验学校初三级师生们心中荡漾。

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到了他们的身体之中,让他们变得更加有活力和激情。

课堂上,学生们仿佛被打了鸡血一般,以前是认真,现在则是积极。他们听讲时全神贯注,思考时眉头紧锁。

现在的他们,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渴望从每一堂课中汲取更多的知识。

而课后,他们也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个个学习小组,就像一个个战斗班,小组成员成为了他们最亲密的战友,一起攻克难题,一起探讨知识的奥秘。

老师们也更加奋力地教学与辅导了,以前他们是兢兢业业,现在他们是不遗余力。在他们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只要用心雕琢,就一定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李栋看到这一切变化,不禁感叹:“真是没想到,百日誓师大会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徐范则淡然地笑了笑,他深知这一切背后的原因。他说道: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只是我们给出了足够的奖励而已。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小奖励可以锦上添花,但巨额奖励却能瞬间点燃老师们的斗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日誓师大会的积极影响逐渐显现。

首先是在4月底的中考体育考试中。

大部分学生发挥出色,获得了满分。这个成绩让初三的体育老师们欣喜若狂,他们甚至在操场上狂奔了两圈,以表达内心的激动和自豪。

紧接着,在5月初的第二次七校中考模拟联考中,江北实验学校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他们轻松地拿下了第一名,而且分数高得让其余六个学校望尘莫及。这样的成绩几乎让其他学校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要举办散伙饭。还是徐范及时出面,许诺下次在第二名那边举办活动,这才平息了大伙的怨气。

再次是在5月底的江北区中考模拟考试中。

江北实验学校又双叒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这次的成绩更是震惊了整个江北教育圈。

大家都纷纷好奇,江北实验学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教学方法有何特别之处?

郑铭兴亲自为徐范沏了一壶好茶,然后坐下来,认真地看着徐范,问道:

“徐范,我很好奇,你们江北实验学校是怎么做到的?你们的成绩如此出色,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教学方法或者管理策略吧?”

徐范微笑着接过茶杯,轻轻地吹了吹热气,然后回答道:

“郑局,您真是眼光独到。其实,这确实是我们的绝招。但这也并非一蹴而就的,背后是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奖励措施。”

郑铭兴听了,眼睛一亮,追问道:“那么,公办学校能否复制你们的这种模式呢?”

徐范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说道,

“公办学校要想复制我们的模式,恐怕很难。因为我们的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毕竟不是哪个学校都能随便地拿出一两百万。民办学校由于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资金来源,或许还可以尝试一下。但公办学校受限于体制和资金,很难做到。”

郑铭兴听了,不禁有些失望。

他深知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但也明白现实的困难。然而,他并不想就此放弃,于是他又问道: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徐范看到郑铭兴脸色衰败,竟连茶都不冲了,只得拿过茶壶,边冲茶,边想。

他看着一壶茶水,慢慢地倒成了三小杯,突然眼睛一亮,说道:

“郑局,我想到个好办法了。”徐范指着三杯茶对郑铭兴说道,

“您看,资金这杯茶,公办是喝不到了。但名誉这杯茶和政策倾斜这杯茶,公办应该可以喝得到吧。”

“名利,名利。利,您没法给;名,您总给得起吧?”

郑铭兴听了,恍然大悟。

“哈哈哈……”

他哈哈大笑,拍了拍徐范的肩膀,说道,

“徐范,你真是个人才。!有没有兴趣来我这边发展?我相信,如果你来我这边,一定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徐范听了,立刻摆了摆手,笑着推辞道,

“郑局,您就别开玩笑了。我知道您是在夸奖我,但我是个喜欢自由的人。我就喜欢在江北实验学校这种自由自在的民办学校里面工作,和师生们一起努力,和学校一起成长。所以,求您放过我吧!”

"哈哈哈……"

郑铭兴的笑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回荡,像是春天的暖风吹拂过沉寂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听着徐范坚决的表态,心中不禁生出了一股欣赏之情。

他知道徐范是个有个性、有才华的人,不会轻易被外界的诱惑所打动。但他也深知,像徐范这样的人才是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值得他去珍惜和尊重。

于是,他笑着对徐范说道:“好吧,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我就不拦你了。徐范,我欣赏你的才华和热情,但我更希望你能将这种热情和干劲持续下去,为江北实验学校,也为整个江北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范听着郑铭兴的话,眼中满是坚定的神色。他深深地点了点头,回答道:“郑局,您放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不辜负您的期望。”

看着徐范离开的背影,郑铭兴知道,这个人将会是他未来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力量。

他相信,只要给予徐范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他一定能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为江北实验学校和整个江北区教育事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于是,他立即叫来了自己的助理陈晓健,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地说了出来。

“陈助理,你按照我刚才的意思拟一份激励计划,我们也学学江北实验学校来一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陈晓健听后,立即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准备激励计划的相关事宜。

看着陈晓健离去的背影,郑铭兴的眼中闪烁着期待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