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四合院:开局加入万岁军 > 第157章 坦克定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眼又是一个新年,无论是农历还是公历都迈进了五六年。

李毅也在家里好好休息了几天,欢欢喜喜的过了一个大年,石光荣这些老部下,都在过年这段时间来李毅家登门拜访。

李望龙这小家伙也见到了自己的小媳妇石晶,两个小家伙还不知道媳妇是啥意思,小石晶懵懵懂懂就被李望龙忽悠成了跟屁虫,为此他哥哥石林还老大的不愿意。

元宵佳节,这个团圆的日子,李云龙也带着田雨来到了四九城和大哥家一起过元宵,一家人坐在一起,却唯独少了一人。

当李云龙得知大哥李长庚去参加秘密建设后,沉默了片刻就表示了支持。

辽东某个秘密基地,数千名工人也在庆祝着元宵的到来,欢乐的喜庆散去,各自回到宿舍后,一股思恋的情绪又漫上了心头。

三三两两坐在宿舍外,望着元宵的满月各自聊着家中之事。

一位三十上下的工人,满脸笑容跟身边的同伴说着:“俺家里有三个娃,都是男孩,俺媳妇也贤惠,孩子们有她带着俺很放心,俺的工资和定粮国家都会发到俺家里,她们在家里饿不着,俺在这边工作倒是不操心她们的生活。就是三个娃最大的才六岁,也不知道俺以后回去了,他们还认不认得俺。”

“那你比我强,我只有两个闺女,虽然不是儿子,但都很孝顺,我也知足,但大闺女十五了,小闺女也十二岁了,再过几年都要嫁人了,我这当爹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喝上一杯喜酒。其实我心里是想让大丫头招个上门女婿留在家里,现在回不去,也不知道那败家婆娘心里有没有数。”

“唉。”

说话的是一名三十五六岁的工人,他在说起家人的时候,脸上都不自觉的挂起微笑,话里话外透着想念,透着关心,也透着担心。

最后,却遥望着家的方向,化作一声轻叹。

李长庚正和三名徒弟坐在一起,面朝四九城的方向,一边微笑着聊起了家里的事情,一边听不远的工友们话起家常,不时还会转身搭上两句。

看似兴致勃勃,心里却忍不住感慨和惆怅。

比起这些工人,他李长庚很幸运,家里的事用不着他操心,到了这里还有三个徒弟陪在身边,还有什么不安心的呢!

可是,思恋的情绪却不是他能控制的。

李长庚遥望着四九城,忍不住叹了口气:“唉,也不知道家里现在怎么样,小龙想不想我这个爷爷。”

元宵一过,李毅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大半时间都待在装甲研究所,经过一个月的努力,59式坦克已经定型,加上北方援助的技术与工厂正在投入建设,配件和技术上没有难题。

在李毅大方向的指导下,及研究所十几名动力学研究人员攻关,研究所靠着简单机床手搓了一台自己的发动机出来。

这台发动机是从t54坦克发动机上做的升级改进,功率比原装59坦克的发动机功率大上40马力,达到了五百六十马力。

李毅一看有成果,一边让研究所加紧生产样车,一边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发动机研究攻关小组,利用北方给的技术,以及研究员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继续对发动机进行攻关,争取将发动机的马力再提高一百以上,为后续的59式坦克改进型做准备。

虽然北方提供的B2柴油发动机技术里,包含了一块700马力的重型坦克发动机技术,但李毅还是想打造出一款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动机。

为此,李毅还提出了改变B2柴油发动机的增压方式,以涡轮增压代替原本机械增压,打造一款截然不同的发动机。

李毅前世作为装甲学院的学生,对于各种坦克的发动机有过了解,而且在八十年代后,前世国家的所有主战坦克都是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甚至所有用柴油发动机的坦克,都是涡轮增压。

而且学院学习的课程里,还有专门的坦克维护与修理课程,李毅还亲自修过坦克发动机,所以他对这些发动机的数据,原理,研究方向等等,比核武器这些东西清楚多了。

在李毅的指导下,仅三个月时间,发动机攻关小组就攻破技术上的难关,打造出了一款使用涡轮增压的全新发动机。

经过测试后,这台发动机的功率达到780马力,完全可以应用到当前的重型坦克上去,如果改进一下还可以应用到重型卡车上去。

当然,这就需要研究员们努力了。

发动机成功后,李毅将这款发动机命名为ZH-1型柴油发动机,同时也向上级申请将ZH这个名称,定为外国柴油发动机的统一型号,作为一个系列来进行衍生开发。

因此,李毅并没有解散这个发动机攻关小组,不仅让他们保留下来,还向聂主任商量,将其放在科工委下属,单独成立一个研究所,继续对发动机进行攻关,改进。

不仅只是柴油发动机,其他发动机都要涉猎。

发动机成功的同时,三辆坦克的样车也打造出来,100毫米口径长长的炮管看上去相当威武,大致性能与五九式一样,只是在越野速度上比59式快了几公里,续航上能力提高了一百公里,车内电子设备比原装五九式要先进一些。

当然,这款坦克现在不能叫五九式了,毕竟现在才五六年。

测试成功后,军部对咱们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坦克,讨论了个霸气的名字出来,东风一号。

代称DF-1式主战坦克,也被称为东风56.

型号确定,军部当即就下令各厂大规模生产,打算让全军的装甲部队都装备这种坦克。

李毅却对这个想法提了反对意见,他的想法是将这个型号的坦克作为过渡,生产个六七百辆就差不多了,等所有援建工厂步入正轨后,立刻对这款坦克进行升级,怎么也要在性能上超过t62才行。

因此李毅将自己的想法向军部做了报告,上级也同意了他这个请求。

解决了主战坦克的问题,李毅就把精力放在了重型坦克上,其他技术都没有问题,最主要的就是125毫米坦克炮的研发。

其实国内倒是有北方提供的122毫米坦克炮技术,但是李毅不打算用这款,自己家的研发的坦克还是要有自己的统一口径标准。

为了尽快突破火炮难题,李毅从科工委抽调了一些火炮方面的专家,除此之外,他还想到了一个人,这人虽然不是火炮专家,但在弹道学方面,那绝对是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