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诗书礼仪乐春秋,万世师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黯淡的暮色中,苏子语似乎看到了这些闪烁着辉光的思想,萦绕在广场的上空,久久不散。
“子曰,敬神如神在。这句话的意思,到底祭祀的时候要充满着诚信,当做鬼神存在一样的祭拜,还是说鬼神的存在无法得知?”苏子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虽然没有人见过鬼神,但是不代表鬼神并不存在。如果不存在的话,众妙天地中的诸多鬼神,难道仅仅是用念头创造出来的吗?
“天不生诸圣,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上古诸圣诸贤的出现,恐怕也不会有对这些谜团的怀疑,也不会有越来越清晰的道路。只是这些上古诸圣,到底都去了哪里?”
没有这些先圣的探索,恐怕无数人类都还在浑浑噩噩当中。苏子语微微地叹息着,不断地思索,有种跨越时空向诸贤致敬的真诚,念头也变得越纯粹,纤尘不染,静谧安宁。
在他的身后不远处,是一座很普通的教堂,和那些巍峨壮观或者名气响亮的教堂根本不能相比,但是却同样没有逃过教廷修士的搜查。
本来因为入夜已经合拢的教堂大门,无声地朝内打开。身无长物、赤足踏地的布衣修士们,面无表情地鱼贯而入,自然地散布开来,一寸一寸地搜寻着。
一个拿着烛台的中年修女,带着几分惊慌冲了出来,惊呼摆手:“你们在做什么,教堂已经关闭了!”
然而那些散开的布衣修士,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停止动作,似乎完全没有听到她的呼喊。
亚瑟修士轻轻地迈步向前,低头俯视脚下,一条模糊的刻线,在石砖之间延伸向前。
注视片刻之后,他抬头微笑,虔诚祷告:
“主说,你只可到这里,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