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一行人在仓库看完木料。
看着到了中午,作为东道主的姚建福邀请他们一起去酒店吃午餐。
一番把酒言欢之后。
下午两点多,众人又来到了木材和家具的加工厂。
这个大型加工厂距离木材仓库没多远,也是为了方便原木运输加工。
在这里,王可看到了黄玉河拍摄照片上的家具实物。
那种木头特有的质感和美感确实很漂亮。
这里的家具有成品,也有半成品。
但最多的还是已经加工成板材的木料,制作家具需要在板材上选材,画出家具部件的形状进行切割和打磨。
过程中要避开木料上的裂纹、孔洞等瑕疵,在选择好纹理的同时,还要合理规划木材原料的使用。
在取舍之间最大限度的利用,不能浪费价值不菲的名贵木料。
相同的材料在不同木匠师傅手中,木材的利用率和家具的成品率也是不一样的。
而利用率越高,木材的损耗就少,做出的成品家具就越多。
厉害的老师傅就能比一般手艺人多出一两件家具。
在王可他们欣赏家具的时候。
旁边的姚建福一直跟着解说和介绍。
家具加工厂里,每个区域均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红木家具制作一般分为七大工艺,从始至终分别为干燥板材,选料开料,榫卯工序,雕刻工序,家具组装,刮磨工序,以及最后的上蜡工序。”
“一件红木家具的制作耗费时间长,工艺繁琐麻烦,需要手艺人高超的技术,真正的精品红木家具,几乎不使用一颗铁钉!”
“全靠匠人巧手打造的榫头和卯眼精密咬合,好的红木家具还讲究‘型、材、艺、韵’,给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的感觉。”
“王总,你看这个……”
……
“红木家具”作为华夏传统家具的代表,明清时代那些流芳百世的家具作品基本夯实了数百年的红木文化。
特别是红色所代表的寓意和价值认同,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
其深沉的色彩、细腻的纹理,以及独特的韵味,使得它在众多家具中脱颖而出。
再加上原材料的稀缺性和制作工艺的精湛性,红木家具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尤其是在现在的艺术品投资领域。
红木家具已经成为了众多收藏家的宠儿。
总之,从木材到一件完整的红木家具,首先要由设计师的设计开发。
然后从开料到打磨、打蜡等,中间一共需要经历几十道工序的流程,历时几个月的漫长生产制作周期。
可谓是“费工费料,耗时耗力”。
对此,王可还亲自上手体验了一下。
“呵呵,这有的活,我小时候还干过,我小姑夫以前就是个木匠手艺人,现在家里还有这些干活的家伙什呢。”
“不过如今也转行不干啦,大家都是直接买现成的,没啥人再花钱请木匠专门打造家具了,最多就是凳子之类一些小物件。”
黄玉河闻言笑道:“哦,看来阿可你小时候的经历还丰富呀,木匠活都干过。”
王可哈哈一笑。
“有很多大人剩下的废木料,拿着工具瞎捣鼓呗,有时也会给大人帮点小忙。”
姚建福接口说道:“之前乡下确实有很多手艺人,而且在农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小就帮着家里干活了。”
“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在家里喂鸡喂鸭放羊,有时还要去地里割草捡庄稼,也是能干的活儿就跟着一起干。”
王可开口问道:“姚老板老家哪里的?”
“冀州狮城下面的一个小县城,距离京城和津门都挺近。”
听了姚建福的回答。
“嗯。”王可点头应了一声。
“我是齐省曹州人,老家与中原省和东苏省搭界,咱们同属山河四省呢。”
“哈哈,确实,同属中原地区。”
后面几人又接着聊起红木家具的话题。
姚建福在国内名贵木材和家具行业里,确实做的很大。
除了入行早占了先机,眼光和能力也都是很厉害的。
对于名贵木材和红木家具的研究很深,可以说是非常了解。
“王总,你看这边就是用黄花梨木打造出来家具,海黄的最好,越黄次之,除此之外还有缅甸花梨、非洲花梨、巴西花梨等。”
“不同的黄花梨种类,其特点和价值有所不同,海黄和越黄是最受欢迎和珍贵的,因为它们纹理美观、质地坚硬且富有光泽。
“而其他种类的黄花梨也各具特色,如非洲黄花梨的色彩丰富,巴西黄花梨的硬度高等,算是海黄和越黄的替代选项……”
王可等人来到一个黄花梨家具的区域,用手抚摸就感受到那温润的质感。
听完姚建福的介绍。
他开口问道:“姚老板,我要打造一整套黄花梨的家具,半年时间能做出来吗?”
姚建福闻言也明白王可话里的意思。
半年时间用那8吨多点的黄花梨制作一整套家具,那就包括卧室、客厅、厨房等都在内的所有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