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主爷爷,您说道庭老祖看似活着,其实也是死了,青萍鲁钝,不解爷爷意思。”小和尚倒也直爽。
“佛教六神通,名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可谓神通广大,我儿要好好修行。”佛主看着佛子青萍,一脸说不尽的和蔼,“你看那通天路的黑衣人刘擎天……可发现怪相?”
佛子摇摇头:“佛主爷爷,青萍鲁钝,只觉得他怪怪的,其他看不透,请佛爷爷指点!”
“阿弥陀佛,”佛主口宣佛号,琉璃金色的瞳孔中泛起涟漪,仿佛一瞬间穿透万里虚空落在凌霄山巅的心无界峰上:“此人命格如雾里看花,老衲以天眼观之,竟见一体双魂之相。”
莲台下的迦罗娑尊者闻言,手中伏魔铃无风自颤,发出细碎清音。
“你们且看!”
佛主指尖拈起一缕檀香烟气,烟气中浮现出刘擎天结婴时的异象——玄牝塔顶三十六道金符环绕,云中龙凤虚影盘旋,然而那祥瑞之象深处,却隐隐透出一丝裂痕,一半清正祥和,一半浊气翻涌,显得格外诡异。
“哇,刘道子也结婴了?”小和尚一脸惊奇,“佛爷爷,还是圣婴哟!”
方大宝更是心中诧异莫名。
要说方大宝结婴,乃是占了虚空岁月流逝缓慢的便宜,神识海中看似仅过三年,实则虚空中光阴流转怕不下二十载。
即便如此取巧,竟还被刘擎天抢在了前头,而且还结成千载难逢的圣婴。
“痴儿不知——”佛主微微摇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喟叹,“此人于通天路上所获机缘,实则远超尔等。他听从鹿鸣指点,未随众人闯关夺隘,反在半途脱离,刻意引那南明离火焚身。天火焚身此举可谓凶险万分,却是以极致痛苦锤炼道心、淬炼体魄。只要能熬过不死,再以太虚玉髓泉涤荡洗炼,活脱脱又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绝世道子!”
“如此一来,道基便如神铁百锻终成绕指柔,这才是真正得了通天路的大造化啊。”迦罗娑尊者不胜叹息。
“你们再看。”佛主顿了顿,琉璃金眸中光芒流转,“更奇者,乃是他所证之道本身。”
佛主掌心幻化出心无界峰顶的景象:刘擎天演练万法归元诀时,左手画月引动周天星辉,右手描阳却搅起地脉阴煞。两股力量在丹田间撕扯出混沌漩涡,漩涡深处竟浮动着老祖鹿鸣扭曲的面孔,似大欢愉,也似大痛苦。
“万法归元本是堂皇大道,在他手中却成了饕餮术。吞灵气,噬魂力,连天劫雷火都化作他元婴的养料……青萍我儿,你遇上他务必小心!”
小和尚突然打了个寒噤。
他想起天之彼方断桥上,刘擎天燃烧寿元拍向方大宝的那一掌——黑衣翻飞间露出的手臂上,赫然爬满蛛网般的金色咒文,与道庭秘典记载的“噬魂夺舍大法”禁纹一模一样。
“痴儿看真切了。”佛主忽然拂袖扫散幻象,声音如古井深潭,“此人神识海里养着豺狼,道心上缠着毒藤。二十载结婴非是天眷……”
过了片刻,小和尚青萍的嘴唇微微翕动,细若蚊吟的声音漏出半截:“佛主爷爷,青萍还想问一问那方,方大——”
“住口!”
佛主骤然睁眼,琉璃金瞳中温润尽褪,整个大雄宝殿的空气瞬间冻结,连飘荡的檀香烟霭都凝在半空。
青萍小和尚一张小脸顿时吓得煞白。
“不要问他!三元法会上人才济济,你却交了这样一个朋友!”
佛主缓缓起身,六品莲台光华内敛,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青萍,那目光穿透皮囊,仿佛在审视一个犯了根本戒的罪徒。
“痴儿!”佛主的声音恢复了平缓,“你当那虚空裂隙是何处?是供你嬉闹的后花园,还是任你探问的藏经阁?你问?你拿什么去问?拿你这点微末道行,还是拿你那颗被红尘迷了眼的心?”
“至于那个方大宝……”佛主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却冰冷刺骨的弧度,那并非笑意,而是洞悉一切后的漠然,“他比泥鳅更滑,比虚空更深。此刻,他早已循着灵体留下的道痕,遁入了连本座天眼通都难以尽窥的虚空乱流深处。那是星骸坟场,是法则崩坏之地,是连光阴都能扭曲的绝域!他以为藏身其中便是安全?哼,无知者无畏。那地方,吞掉的渡劫修士,比你念过的经文里的字还多!”
“那他没死?”青萍还是问出声。
“一切众生,种种幻变,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佛主的目光扫过青萍惨白的小脸,叹气道:“莫问莫问……他的命灯,已悬在归墟的风口。是燃尽,还是被吹熄,只看那乱流何时将他……彻底碾碎。”
此时,方大宝不禁一阵得意,“你这老神棍也算神机妙算了,可曾算到老子摸到你老巢里?”
“尔等听令!”
佛主顿了顿,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缓缓道:
“其一,广开方便之门,普度有缘众生。凡我佛门弟子,当以慈悲为怀,精进弘法。入中原传法者,若建道场、启信众慧根,广结善缘,此乃无量功德。宗门当以‘功德金轮’加持其身,增其法缘,厚其供奉,以彰佛法无边,善行有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