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张华的家被欢声笑语所包围,好不热闹。
平日里,郭建林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但今天却完全不同,他像个孩子一样拉着张华,滔滔不绝地说着话,似乎有说不完的事情要和张华分享。
然而,变化最大的还属邵秉义。
想当年,他前往章平县挂职时,其中的缘由让他得知后几乎要发疯。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好多天,经历了内心巨大的痛苦和挣扎,才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
后来,邵秉义主动提出了请求 —— 留在章平。
张华为了帮助他,托老省长的关系,最终让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章平县的副县长。
自从他正式成为副县长后,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张华的话来说,以前的邵秉义甚至连麦苗和韭菜都不一定能分得清楚,但如今,他却成为了章平县分管农林水的分管副县长,而且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恐怕只有邵秉义自己最清楚。
赵小强如今可是章平县县委组织部的一把手,手握大权。
在考察和培养人才这件事情上,他可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
想当年,张华老是喜欢拿赵小强开玩笑,说他整天不务正业,不好好工作,就知道一门心思地在党校里读书学习。
然而,赵小强对此却毫不在意,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些党校的学习经历对他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再加上,那时的他,为了谋到进步的机会,参加党校的学习,也算是一个路子了吧。
赵小强经常参加省市两级党校的培训班,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他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和方法,这些都为他现在的工作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在党员干部的培养方面,赵小强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他深知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时,他总是格外用心,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据说郑山江是在来的路上,一路上有说有笑的。
可见了张华之后,他变成了闷葫芦了,只是看着张华。
张华从他发光的目光中读懂了他的想法。
他倒不是不满意他现在的位置,他如今是章平县城的镇党委书记,还入了章平县委常委班子。
他的目光里透露的是热切的希望。
他之前说过的,他愿意一辈子追随在张华身边。
可如今,县长曹童柏据说被张华要到北原市了,宋涛那个家伙从临埠县的县长位子上被张华也给揪到北原市了。
更有甚者,也是他听说不久的,娄世军被竹林县的新任县长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位置上踢开后,也被张华要到了北原市。
就连谭芹芹也一并给要过去了。
如今北原市的市委书记是竹林县的老书记陈剑锋,张华又是常务副市长,郑山江一肚子不如意,他就想问一下张华,为啥不将他也要到北原市去工作。
可是,当着张华的面,他又不敢说,只能做个闷葫芦不吱声。
张华敏锐地察觉到了郑山江的异常,但他并未直接点明,而是面带微笑地为众人斟茶:
“来来来,大家都别客气,快尝尝这茶,味道可正宗啦!
这可是我李叔特意托人带回来的好茶叶。”
张华边说边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着郑山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
如今,他的这帮老哥们都已在章平县站稳了脚跟,而且章平县的发展势头良好。
相比之下,留在章平县显然比去北原市更具发展潜力。
北原市虽然行政级别较高,但关键岗位却始终就是那么一小部分人。
张华心里很清楚,他根本无法将所有关键岗位都捏在自己手中,更不可能将这些机会都留给自己的老哥们。
更何况,他们当中能够晋升一级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就拿郭建林来说吧,他担任县委书记还未满一年呢。
郭建林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张市长,还是您这茶有滋味,可比我那办公室里的强多了。
不行,我走的时候怎么也得拿个三斤两斤的。”
张华斜着眼睛瞪着他:“总共可能有一斤,你这嘴岔子一咧还三斤两斤的,你咋这么会想呢?”
赵小强赶紧出来附和:“郭书记,您是不是也太看得起的张市长了?
您自己回忆一下,他什么时候大方过?
您别说三斤两斤了,但凡他能让您带走三两二两的,我就佩服张市长的格局变大了,当了大领导了,的确不一样了。”
郭建林马上笑了起来。
张华将一个续满茶水的杯子端到赵小强面前,翻着眼睛看着赵小强说道:“这么好的茶叶都挡不住你的嘴?
快喝吧,趁热喝着香!”
几人听完张华的话,夸张的大笑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