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说,儒家是对以前的皇帝最有利的。
而佛教,因为印度本土佛教已经衰亡很久,所以现在说的佛教,基本都是指龙国佛教。
自从“永平求法”进入中原,在统治阶级的默认推广下迅速扩张,
结合龙国儒家文化(如孝道等)、道教文化(神仙互换)、原始多神论(地方神妖)。
最终,龙国佛教反而超过印度,成为向东南亚、日本、韩国整个汉文化圈,甚至全世界辐射的佛教中心。
佛教在开始进入中原的时候也遇到了阻力。
于是开始吸取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比如“尽孝”、“敬祖”、“静心”、“法天地”。
而我们本土的道家思想,前身是信仰神仙的“太平道”、“五斗米教”。
在西汉初年结合法家形成的“黄老之学”。
随着汉儒的兴起,“黄老之学”沉入民间,开始与多神教相结合。
慢慢形成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天师张道陵为“教祖”的道教。
佛教菩萨会度你超脱轮回,到达彼岸。
道教仙家会带你羽化飞升,长生不老。
道教则在创造自己的神仙体系的时候,发现了“万物寂灭归于道”。
没有佛家的轮回受欢迎,于是在神话里添加了轮回地狱。
还增设了各种相对应的地府官职来进行管理。
无论佛还是道,其实说到底还是信众之争。
在古时候,信众之争很多时候就是皇权之争。
最好的例子就是唐朝李家得了天下,便尊李聃(老子)的道教为尊,道教大昌。
到了武则天为了上位,打压李氏家族,便兴起了佛教对抗道教。
通过伪造《大云经》来证明自己女帝的合理身份,佛教又大昌。
并通过吸收道家思想内容发展出禅宗。
其后又有唐武宗灭佛,所以越往后,三家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佛、道二教都已经在中华大地上遍地生根,深深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之中。
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