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三杯,让他们都尝尝。”
康大迈无酒不欢,此酒比宫内喝得仙酒更烈,闻着就醉了,老黄先给田千秋斟了一杯,捧过去,田千秋接过,先是闻了闻,一股辛辣味直直往鼻子里钻,
又斟了两杯,示意康大迈自取,康大迈拿起,递给康小买一杯,
“你们都尝尝吧。”
“是,陛下。”
田千秋先喝下,一杯闷掉,脸上已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紧接着剧烈咳嗽起来,
“咳咳咳咳!这,这是什么酒?”
康大迈和康小买同时喝下,康小买也跟着咳嗽,康大迈平日喝酒多,倒没那么夸张,但也头晕目眩,要知道,他平日里可是被称为“千杯不倒”啊!
刘据见效果不错,笑了笑,
“这是蒸馏酒,以前你们喝得都是发酵酒。”
田千秋早点在科馆,也是跟着做过果酒,什么酒都喝过,却没喝过这么辣的!
汉朝有明确的禁酒令,非特殊日子不得饮酒,酒由粮食制造,多饮酒浪费粮食,还有着深意 ,不想让百姓因饮酒影响劳作,
实则,后一条纯属多余,
原因是汉朝的酒度数太低了!
汉代时有饮酒“数石不乱”的酒客,数石足有小三十斤,也就是说,他们喝小三十斤的酒都喝不醉,这种度数的酒和水有什么区别,
杨雄着书曾言“日不饮酒,酒必酸”,懂酒的人明白,低度数酒不经放,容易酸,更佐证了汉代酒度数不高的事实,
汉代酒常规度数应在四度左右,最高的度数为二十度。二十度的酒在汉朝实在少有,是现代的考古学家发掘刘贺墓时,用刘贺墓的蒸馏器发酵酒,得出的结论,最高度数为二十度,实则正常区间应在四度到十度左右,海昏侯墓属于是特例,
四度到十度的酒是什么水平,刘据有发言权,这要是在现代,可以去小孩那桌了,
既然想着要用酒对抗安息,掀起商贸战,刘据一不做二不休,反正是给外国人喝,度数就搞起来吧!
这蒸馏酒技术,刘据用得是元代蒸馏法,说来也是缘分,元代蒸馏法相对成熟,他们是和中亚商人学得,兜兜转转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