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时间匆匆而过,一转眼便过去一个多月。山中生活清苦,无任何米粮,更无荤腥,多尔饿时,只能在山中寻觅野果充饥,渴则饮些泉水,一个月下来,足足瘦了一大圈。老人虽未言明不可下山,但也未说过可以下山,多尔自然不会因自己口舌之欲而触犯老人。
不过,如今多尔已能慢慢融入这清苦而宁静的山中生活,想来再过几个月便可适应了。
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内,多尔对于修士与修行有了一些简单的理解与认知,并清楚自己今后将面对什么、追寻什么、承载什么,不再如之前那般迷茫与困顿。
这是一种对真我以及本心的宏观理解,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真我本心,只是在前期树立的一种观念,这对初次修行的人来说极为重要,许多修士一生浑浑噩噩,不明自己为何而修行,以致蹉跎一生,更甚者走火入魔,落得形神俱灭的悲惨下场,如此事例,比比皆是,每时每刻均在发生。
老人深知这点,所以一直未教导多尔修行,阐述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与经验之谈一点一滴地引导多尔,让他明白自我、追寻自我,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大道,而不是去效仿他人。
老人用心良苦,多尔又岂会不知,深深将这份感激铭记于心。
这一日清晨,朝阳喷薄,五光十色的霞光照耀在神骏的紫韵峰上,煞是绚丽缤纷,如梦如幻。
多尔站在巨石前,静静等待老人发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你如何理解?若你的回答能我满意,至今日起便可开始修行。”老人云淡风轻,仿如谪仙,淡淡地道。
多尔眉头一凝,思索片刻,道:“天地不仁,既以万物为刍狗,那万物自当不仁,以天地为刍狗。”
“何为不仁?”
“平等,一视同仁。”
“天地大极,广瀚无比,孕芸芸众生,万物万灵,永恒如一。而万物与天地相比,实是朝生暮死,弹指老去,天地自可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万物如何不仁,以天地为刍狗?”
“两者不可比。”
“为何不可?它们皆是事物。”
“老人家,这可是您说的,我可没说。”多尔微微笑了笑。
老人神色一窒,随后摇了摇头,淡淡一笑。
光阴易逝,一晃而过,据多尔正式修行已过去足足三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他真真实实地感觉到自己修行的不易与差到不能再差的资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