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五个实力较强的国家之外,中南半岛上还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部落联盟,全境总人口数量在七百万上下。
看到大唐国力强盛,南诏国王皮逻阁主动做了大唐的小弟,岁岁纳贡,企图趁着大唐忙于和吐蕃战争的机会吞并南方的小国,建立一个称霸中南半岛的超级大国。
如果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南诏国将会发育成拥有千万人口,带甲数十万的强大帝国,到那时候就有了上桌谈判的资本,不再夹在大唐与吐蕃两大帝国之间。
但李瑛登基之后表现的英明神武,大唐迅速平定内乱,在一年之内就结束了两个朝廷对立的局面,随后又荡平安史之乱,甚至还两路出击,剑指吐蕃国都。
这让南诏国的君臣坐不住了,他们深知汉人的一句话,“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酣睡”,一旦让大唐灭亡了吐蕃,那么南诏国就是下一个目标。
抱着唇亡齿寒的观点,皮逻阁开始有意疏远大唐,私下里支援吐蕃。
由于在贞观时期获得了唐朝的冶铁技术,吐蕃人制造的兵器与甲胄已经达到了当世一流水准,这正是南诏人缺少的。
高原上粮食产量低,吐蕃人缺粮食,但南诏治下的土地却很肥沃,拥有大量的存粮。
于是两个国家开始暗中交易,吐蕃人用金银、兵器、甲胄交换南诏的粮食,两个国家各取所需,进入了甜蜜的时期。
正是得到了南诏国提供的粮食,面临灭国危机的吐蕃才有底气大规模爆兵,不用担心军队吃不上饭。
南诏国不仅私下里支援吐蕃大量的粮食,甚至还派兵骚扰边境的唐朝百姓,劫掠财物,滥杀无辜,在过去的一年内频频制造各种血案。
而现在,大唐逐渐向南方增兵,这让皮逻阁再也坐不住,在王宫内召集麾下的文武大臣,准备向大唐宣战。
“诸位卿家,汉人有句话叫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唐朝的军队正在逐步逼近咱们南诏国,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是时候揭竿而起,正式向唐朝宣战了!”
五十多岁,皮肤黝黑,留着八字胡的皮逻阁坐在椅子上,大声的向大臣们宣布了反叛唐朝的决定。
听了皮逻阁的宣言,早就达成共识的南诏大臣们纷纷赞成。
“大王所言极是,自今日起,咱们南诏国正式脱离大唐!”
随后,皮逻阁宣布不再使用李隆基给自己册封的“云南王”爵位,自称“南诏始皇帝”,并派遣大将军莱昂托率领五万南诏军自太和城出征,向北攻打唐朝的州县。
随着皮逻阁一声令下,五万南诏军浩浩荡荡的离开太和城,星夜疾驰,杀奔唐朝最南边的琰州。
琰州城内只有八千居民,两千边兵。
得知南诏大举来犯,吓得琰州太守弃城而逃,城内居民不敢抵抗,主动开门投降。
莱昂托率兵进城,命人张贴告示,宣布自即日起,这座城池就属于南诏国了。
拿下琰州城之后,莱昂托又分出四路兵马,每支五千人,分别攻打琰州治下的县城,并亲自统率三万大军直逼贵州重镇矩州。
一时之间,太平了将近百年的大唐南疆烽火连天,杀声四起,到处回荡着南诏人的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