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正东六十里有鹤山,褐山之南,有泉汩汩,雾气终年缭绕......”
“......”
张伟瞳孔不停的上写来回扫视,一行行的扫视着上面的内容。
他中间没有丝毫停歇,一口气看完了八个石板上的内容。
其中有银矿、铁矿、铜矿还有其他的宝石矿。
读完之后张伟是既兴奋又有些忐忑。
兴奋的是八个矿的信息在石板上记载的非常详细,上面还配上了地图。
如果自己悄悄的把这些矿都找到,并且承包下来。
别说是县城,他将一跃成为港海市的首富,而且还是断崖领先的那种。
忐忑的是,老祖中记录这些矿山的位置,都是以那个石屋为坐标原点来描述位置的。
他要想找到这些地方,必须先找到那座藏着大量银锭的石屋在哪。
当然从山的特征可以尝试找一下,但老祖宗来西广的时候,这边不少地方还是人迹罕至的状态。
他作为通缉犯又不敢跟别人交流,所以山都用特征来表述的。
比如“褐山”,就是看起来是褐色的山。
还有骆驼山,头盔山诸如此类。
用的全都是山的颜色、形状等特征现起的名字。
这些名字肯定跟它们在现在的名字不符,这就为找山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只能说,要想找到这些价值连城的矿产,最好还是先找到石屋。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自己只带走了石屋里的一小部分银锭。
他说的一小部分就装了满满一个登山包,张伟大致感觉至少得有三百斤。
要不是他比一般人有劲的多,根本一下搞不出来这么多。
就这个价值至少二十多万。
那石头屋里还有“大部分”的银锭。
那这大部分是多少?五包?还是十包?
甚至更多?
要是这样算的话,可能石屋下面还藏着起码两百多万的银锭。
那可都是老祖宗留给自己这个四十代孙的遗产。
其实就算矿山不是以石屋为坐标原点来标定位置的,张伟也准备去花时间找到它。
之前石碑上已经写的很清楚。
石屋附近都是山,但普遍都没有更远处的山高,西边三里的山涧里有两条斜着相交和河水。
其中一座山看起来像是一个倒扣的碗,山顶就像碗底。
当然,张伟所说的清楚,也只是当他找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肯定能清晰的根据这些特征找到这些河和这些山。
但如果是反过来,其实有点难。
长得像倒扣的碗的山估计不会少,至于“山涧两条倾斜相交的河”,单独来找的话也有不少。
但他找的时候也只能通过这些单个的特点来寻找。
找到这个疑似的地方后再去根据其他特征来判断地方对不对。
所以张伟估计找到石头房子会是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他没有那个专门去找的时间,只能是慢慢找了。
只希望经过一千年,那个地方的地貌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要是万一碗底一样的山顶塌了,他可能这辈子都没法找到这个石头房子了。
探查完这些“遗产”之后,张伟又重新爬回了驾驶位,驾车向县城驶去。
他得再去买个保险柜,然后再买点海绵之类的缓冲的东西,把这些东西都包起来。
然后单独装箱后放进保险柜。
之前那个保险柜他还有用——拍卖的房子应该快下来了,他得留着那个保险柜装现金和古董。
刚挖出来的东西还是要跟现代的东西分开放好一些。
张伟很快就到了县城里,他先是买了很多的海绵和纸箱把所有的东西全都包了起来放进纸箱里。
然后在纸箱里放了很多的活性炭干燥剂,用来防潮。
不论是什么样的古董,除了石头比较能耐潮以外,其他的如果长时间受潮都容易损坏。
东西全都包好装好后,张伟把一个个箱子放进了保险柜。
他把之前放在里面的一大包珠宝首饰拿出来才刚好能放下。
之后张伟又去买了一个新的大保险柜,把那包金银珠宝放了进去。
随后就开车直接向木蓝的别墅赶去。
这边接到通知的木蓝从卧室床头柜里拿出了一个精美的盒子。
打开看了一眼后露出了一抹笑容。
这个就是她说的要给张伟的惊喜。
为了等张伟,他今天特地没去店里。
而且刚好琳达去张家村跟校长他们商量设计方案去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在家。
想到这里木蓝脸颊飞起一抹红霞,痴痴的笑了起来。
等了好一会,客厅里的多媒体面板上终于亮了起来,发出警报声。
随后就看到了张伟的刷脸出现在摄像头前。
“木蓝帮我开下门吧,我得会直接去三楼。”
“啊,好。”
木蓝熟练的点了一下打开地下车库门,随后张伟就把车开进了车库里。
木蓝兴奋的拿着这个精美的盒子专门跑到三楼电梯等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