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芸愣了一下,这是婆婆第一次正式道歉。
“我...”周素芬不知从何说起,“我就是心理作怪。你不在家时,我干活特别起劲;你在家,我就觉得凭什么要我一个人忙...”
晓芸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妈,我知道。其实我在公司也一样,对女同事特别苛刻。”她顿了顿,“可能女人之间,真的很难纯粹吧。”
婆媳俩第一次坦诚相待,都说出了心里话。周素芬才知道,晓芸早就察觉到了她的情绪,一直努力想要讨好她,却总是弄巧成拙。
晓芸出差的那周,周素芬果然又恢复了任劳任怨的状态。但这次,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她给老朋友打电话倾诉,对方一针见血:“你就是把对生活的怨气,都撒在儿媳妇身上了。”
周素芬恍然大悟。她想起自己多年来为家庭的付出,想起丈夫和儿子视为理所当然的态度,想起年龄增长带来的焦虑...所有这些情绪,她都发泄在了最不敢反抗的晓芸身上。
晓芸回来的前一天,周素芬做了个决定。她把全家召集起来开了个会,重新分配家务:老张负责买菜倒垃圾,建军负责洗碗拖地,她自己做饭,晓芸负责洗衣和收拾房间。
“咱们家不是旧社会了,家务活应该大家一起分担。”周素芬说这话时,不敢看任何人的眼睛。
建军和老张面面相觑,但还是点头同意了。
晓芸回家那天,发现自己的拖鞋整整齐齐摆在门口,餐桌上还留着热乎的饭菜。周素芬从厨房出来,围裙上沾着面粉:“回来了?我包了你爱吃的韭菜饺子。”
晓芸眼眶一热。那顿饭,周素芬不断给她夹菜,却不再有从前的勉强。晓芸主动洗碗时,周素芬没有阻止,而是站在一旁和她聊天。
晚上,晓芸在房里对建军说:“妈今天好像不一样了。”
建军笑了:“妈说自己想通了。她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晓芸也笑了。她明白这种转变不会一蹴而就,但至少是一个开始。
第二天是周日,晓芸特意早起想帮忙做早饭,却发现周素芬已经快做完了。她有些尴尬地站在厨房门口,周素芬却回头笑道:“起这么早干嘛?再去睡会儿,饭好了我叫你。”
晓芸摇摇头:“妈,我帮您吧。”
这一次,周素芬没有拒绝。婆媳俩并肩站在厨房里,一个煎蛋,一个热牛奶。阳光从窗户照进来,将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吃饭时,老张悄悄对建军说:“看来你妈终于想通了。”
建军看着母亲和妻子有说有笑,感慨道:“是啊,女人之间的事情,还得她们自己解决。”
周素芬听见了,瞪了儿子一眼:“说什么呢?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但语气里已经没有了从前的尖刻。
晓芸偷偷笑了,给婆婆夹了块煎蛋:“妈,您尝尝这个,我按照您教的方法煎的。”
周素芬尝了一口,点点头:“火候还差一点,不过比以前有进步。”
这样的话,从前是挑剔,如今却成了鼓励。晓芸知道,这条婆媳相处的路还很长,但至少,她们已经走上了正确的方向。
饭后,晓芸主动去洗碗,周素芬没有像往常那样盯着她,而是坐在客厅里和老张看电视。偶尔传来碗筷碰撞的声音,周素芬只是笑笑,不再计较。
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温暖而明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