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周书记的允许,那些工作人员让开一条道,让陈枫过去。
陈枫扫了一眼眼前这些老头老太太,远处还有人拿着相机站得远远的。
十有八九是有人在设局。
只要这边冲突稍微激烈一点,工作人员与这些老头老太发生肢体冲突,肯定会被拍下来。
如果老头老太躺下去一两个,那就更是大新闻了。
这些老头老太还不能带回警局,都是工具人,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要是在警局里出点什么事,那就更可以拿来大做文章了。
设局的人,摆明就是冲着恶心人来的。
想必,这位周书记这段时间没少为这些事情头疼。
关于这些官场明争暗斗,陈枫不想理会,更不愿意插足。
但是,对方拿他的水利工程来做文章,可是触碰了陈枫的底线。
不算在各地投资的钱,光修这水利工程,陈枫就拿出了六十多亿人民币。
他不求有什么回报,但是也不能够诋毁他的贡献啊。
陈枫可做不到,做好事被人骂,还不还嘴。
他看向一个穿着有些发黄白背心的老头,问道:“你们说什么糟蹋钱?这修水利防洪,算是糟蹋钱吗?”
那老头先是目光在陈枫身上扫了一眼,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个年轻人,气度不凡,目光犀利。
他一下子倒是被震慑住了。
他知道自己是在无理取闹。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孙子能不能考进单位,全凭那位大人物一句话。
这里的老头老太,都跟他差不多,要么是为了孩子入单位,要么是为了单位房名额。
因此,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老头上前一步,理直气壮的说道:“笑话,什么洪水?我六十八岁了,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就没见过哪年有那么大的洪水。”
这时候,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站出来,指着陈枫的鼻子大骂道:“你们这些人,就是利用所谓的修水利的机会,贪污公款,糟蹋民脂民膏?”
陈枫听了这老太的话,叹一口气,问道:“老太太,你说贪污公款,糟蹋民脂民膏,你知道这修水利是谁出的钱吗?”
“搞这么大的阵仗,不是咱们老百姓出钱,还有谁出钱?”
一个身材肥胖的短头发婆娘站出来冷笑道。
“如果我说,这里所有的工程都是我出的钱,你们信吗?”陈枫问道。
“你?这么大的工程全是你出的钱,你是谁啊?”那短头发胖婆娘目光在陈枫的身上扫了一眼。
“就是,你才几岁啊,我的孙子年纪都比你大,你哪有这么大的本事。”那个老太立刻附和道。
“我可以作证,这里的工程项目,全是陈枫先生出的钱,我们没有花一分钱公款在上面。”
周书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枫回头看,发现周书记已经出现在他身后。
“大家不相信,可以到我们市委查账,我们欢迎群众监督。”
周书记本来不想理会这些人,但是现在关乎到陈枫这位财神爷的清白,他必须站出来。
听周书记这么一说,那几个老头老太面面相觑。
这时,人群里响起一个声音。
“陈枫,他是陈枫,华人首富!”
看来是有人认出陈枫来了。
陈枫的照片经常上新闻,被认出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什么,陈枫?我的天啊.....还真是他。”
“陈枫居然来咱们这里了。”
“我听说他身价有好几百亿呢。”
“什么几百亿,几千亿都有!”
“我的老天爷啊,几千亿,那得是多少个万元户啊。”
.......
陈枫的身份被认出来后,人群中立即掀起一阵讨论。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这时人群里爆发一个声音。
“人家可是华人首富,来咱们这里出钱帮修水利工程可是天大的好事,你们这么搞,算什么事?”
“是啊,我就觉得原来这河堤破破烂烂的,现在修好了,晚饭后市民还能出来散步,挺好的。”
“我听说咱们市里的第二电子厂,第三电子厂,也是这位年轻的华人首富出资建起来的。”
“可不是嘛,还有咱们的城东纺织厂,也是这位华人首富投资的。”
“不但给咱们市投资,解决就业问题,以前咱们这里的年轻人都得南下打工,自从他在市里建了电子厂和纺织厂,咱们这里的年轻人不需要出去打工,在家里就有活干了。”
“说起来,我的儿子在第三电子厂上班,我媳妇在城东纺织厂,如果不是这位陈先生,我儿子儿媳妇估计现在也得背井离乡。”
人群里对于陈枫的讨论声越来越多。
陈枫投资了三亿,其中包括两个电子厂,还有一个纺织厂,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不少的工作机会,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周围人看陈枫的眼神,那叫一个热情啊。
人群中还有人高喊着“陈先生,欢迎来到宜昌”,“陈先生大好人”之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